時事

人與人的連結 改變了!

文 / 黃小玲

「後疫時代」以正向溝通來豐富社交

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因為疫情出現不平常的停頓,開始離群索居,拉開了人與人的距離,但我們該保持的是實體距離,而不是心的距離,不要忘了把握聯繫關係的機會。畢竟,保持社交距離並不是脫離社交關係。

從2020年初COVID-19疫情肆虐迄今,各國仍採取半封城或鎖國的政策,限縮了人們的活動,連帶地人與人的社交和連結也改變了。社交幾乎是停止流動的狀態,社交距離變成了一種保護、一種禮貌,但也拉遠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甚至影響到社會、經濟和政治活動,人們被迫性地因為疫情造成生活的停擺,損失難以估算。

儘管各國疫情因為疫苗接種率漸漸趨緩,人們的日常生活看似將要恢復正常,但在疫苗完全生效前,仍須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以及遵守防疫措施,過去的生活是回不去了,防疫新生活型態將成為一種「新常態」。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自我調整,以適應後疫時代新的工作模式及人際關係交流。

後疫時代的社交模式

防疫政策要我們要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突然之間,每個人仿佛隔離在自己的空間,沒了喧囂卻也無比的寂寞。其實保持社交距離不代表脫離社交關係,更貼切的說法是保持適當的實體距離,避免傳染的風險,因為要隔開的是病毒而不是人心,我們反而要更強化社會的聯繫和人際關懷,一起度過這場疫情的風暴。

因此,在後疫時代的社交模式漸漸形成了以下改變,而且在未來將與病毒共存,成為新的模式。首先是口罩,為防止疫情蔓延,口罩成了隨身必備品,但口罩也遮住了非語言的表達,讓人與人之間熱絡互動的情感減少,看不見彼此臉上最真誠生動的表情,容易造成傳達訊息的誤解,造成人際溝通的難度。所以語調與肢體語言就變得更為重要,互動時聲音變化要展露出喜悅、同理心和讚美,並適時加入點頭回應,以及善用靈魂之窗的眼睛,關注說話者的眼神,這樣可以讓對方感受到真誠以待的用心。

再則彌補社交缺憾最好的方式就是借助科技,藉由網路視訊、直播或電話來聯繫情感,連結彼此的關心和互動,也互相安慰在疫情中不安的情緒,多聊一些開心正面的事情,讓大家能走出封閉感,維持在穩定社交互動的狀態,盡量讓這種非日常的隔離趨於正常生活;尤其家中有長者的人,更要常常打電話關心他們的生活,溫暖支持的感情是必要的。而不能上班上課的族群,也可藉由線上工作或教學,維持正常的運作,讓職場生涯和學習不至於中斷。

心靈的健康也很重要

社交活動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自我心靈的健康也很重要,有好的心態才能跟人有良好的互動。但是每天充斥在各種負面消息下,心情難免會受到影響,以下有幾個方式可以強化身心喔!

一、 控制負面資訊量:對於疫情的新聞控制在每天三十分鐘內,不要大量吸收,減少大腦過度負荷,也少和朋友討論,避免焦慮、恐慌而造成失眠。

二、 培養興趣轉移注意力:這場疫情不會馬上變好,也有可能忽上忽下,所以防疫在家的日子可以做些延展性的運動,或培養喜歡的興趣,種種植物或種菜、學習樂器或閱讀,都可以轉移對疫情的注意力,緩和不安的情緒。

三、 整理家務:難得在家步調慢下來了,正好可以環視家中每個角落,整理許久想做的家務,也可以順便消毒乾淨,當你看到家中煥然一新時,心情也會非常愉快。

這場疫情,讓我們學習到人生無常,也體會到要把握當下,更看到全球無國界的扶持,社交並沒有中斷,而是透過網路視窗傳遍各處,我們期待疫情過後,人們有更美好的社交交流。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