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中共20大會議的經濟適度成長理念

文 / 徐亦

中共二十大會議在「習家軍」全面掌控政局後落幕,除了政局的底定,經濟方針及發展更是受人關注,在二十大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經濟發展思維仍是首重政治穩定,並希望給外界其王道而非霸道的政策印象,進而達到吸引國際投資與人才近悅遠來的目的。大方向還是經濟的開放與自由,尊重市場機制,維護商業合約的法律地位,但仍掌握必須的管制與調整,藉以發達國家資本、節制私人資本,並不盲目追求高速經濟成長。希望透過國際間的良性反映證實其正確性。

最為關注中國局勢的美國,首先由國務卿布林肯和中國外長王毅在10月30日舉行電話會議。雙方談到了為負責任地管理兩國之間的競爭、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以及對海地的支持所做的努力。王毅呼籲「所有各方保持克制,加強外交努力,防止局勢進一步升級」。媒體亦引述王毅說明,美方如果真想了解中國,就請「認真研讀二十大報告」。布林肯提出了保持溝通渠道暢通和負責任地處理美國和中國之間關係的必要性。我們要特別觀察,布林肯的發言,較之以往更顯緩和與中性,不再那麼指三道四、挑毛揀刺,可解讀為布林肯對20大成果的反應不如預期激烈。

接著,德國也遞出橄欖枝,總理蕭茲率先於11月4日訪中,也是疫情以來,西方發達國家領導人首次來訪,隨行還有許多知名企業家、資本家,包括德意志銀行、西門子、大眾汽車(VW)、巴斯夫(BASF)、寶馬汽車、拜爾、愛迪達等12個著名德企的首席執行官隨行。蕭茲對出訪目的的回答: 「自從我的前任上次訪問中國,已經過去三年。三年來,挑戰和風險不斷增加,一切照舊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希望訪問中國。由於疫情和中國採取的嚴格防疫措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訪問無法成行,這使得現在進行直接對話變得更加重要。今天的中國已不再是五年或十年前的樣子。如果中國發生變化,德國與中國的交易也必須發生變化,中國必須在衝突中扮演更具建設性的角色,德中關係不能脫鉤(decoupling),中國是德國的重要經濟夥伴。德國希望與中國在氣候變化、全球衛生問題和糧食安全等領域展開合作。在我出訪前夕,我們與包括馬克宏總統(法國)在內的歐洲夥伴以及我們的跨大西洋朋友進行了密切協調」。

德國向來是中國在歐盟最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2351億美元(2021年),德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既大且深,並且是主要獲利來源。目前德國經濟前景黯淡,在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初將陷入衰退,2022年和2023年年度GDP成長率分別預測為1.4%、-0.4%,財政拮据到須要計較削減卸職總理的辦公室規模。蕭茲的訪問,當然是為了自身的產業發展與經濟成長,務實地確保投資的安全與獲利,持續降低交易成本,這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得不到的。整個參訪過程平順愉快,立即的合作是BNT疫苗終於獲准成為首款進入大陸市場的新冠疫苗,以及140架空中巴士訂單。德國的表態,可說是歐洲國家對「習經濟學,Xiconomics」經濟政策的肯定,也將起到許多帶頭作用。

創業166年的瑞信集團(Credit Suisse)執行長對此具體指出,中共20大做出了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政策指引,同時中國進一步積極推動金融市場高水準的雙向開放,為在中國的外資金融機構帶來了無限的機會,瑞信集團看重中國市場孕育的巨大增長、潛力和合作機會,將繼續強化在中國佈局,深耕中國市場,推動瑞信本土化戰略的順利落實。

20大會議主題既為「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說明中國堅持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大陸雖然導入資本主義,但要以社會主義平衡資本主義對於私人資本家的過分偏袒,若企業全由私人資本家掌控,私人資本家就掌控了所有資源,這正是歐美發達國家的痛處,國家維持較多的國營企業,正是社會主義的特徵,正是共產黨的理想性和正當性。美國對大陸發起鋪天蓋地貿易戰,指責中國實行「國家資本主義」,政府對國企有強大的掌控並提供補貼,造成不公平的競爭,因此美國要以懲罰性高關稅逼迫中國改變,改變為美國「私有資本主義」那樣。殊不知中國已經將競爭、效率、利潤,成功導入國企,用「計畫性經濟」使產業發揮最高效率,一方面呼應孫中山先生民生主義「發達國家資本,節制私人資本」,另一方面更有利於平衡區域發展建設。

已故德國前總理施密特曾由衷讚賞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指出古代希臘、波斯、埃及以及印加的文明早已消亡,而中國文化延續了數千年,到今天仍保持著生命力,西方國家不應該再對中國存有優越感,評價中國要用中國自己的標準,衡量美國要用美國的標準,他曾有過生動比喻:「歐洲文化是一棵樹,中國文化是另一棵樹」。雖然中國仍持續與疫情奮戰,但仍保住了多數民眾的生命安全,20大會議的順利閉幕,將會帶給中國新一波的發展動能。

以上言論不代表卓越電子報立場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