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台灣製造業面臨內憂外患

文 / 韋伯韜

台灣地狹人稠、資源短缺,幸好有比較完整的製造業,出口創匯,造就了經濟的長期穩定與高速成長,是台灣經濟奇蹟的重要支撐,迄今屹立不搖,從晶片、面板到人纖,台灣產品旺銷全球,使得以購買力評價的人均GDP排名,在2000萬人口以上的國家中,台灣僅次於美國,成就斐然。

居安思危,必須了解台灣製造業正處於內部資源不足、外部碳排放管制壓力的內外交迫嚴峻挑戰之中,稍有不慎,必定危及供應鏈、生產、出口以至經濟成長。

依最新的工業及服務業普查,台灣製造業的生產總值占比53%,生產毛額占比43%,勞動力占比29%,用了300萬菁英員工;以2020年台灣出口3451億美元,製造業就占比98.6%,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沒落,台灣下場會比香港、新加坡更慘更困難。

台灣如同日本,是全球唯二的能源孤島。土地、水電,遂成為製造業的天然制約。旱災與水災交替,週期越來越短,變化幅度越來越大,台灣長久未有新電廠,供電早已不足。

至於製造業的外部壓力,除了地緣政治的合縱連橫,包括已經屆期的兩岸ECFA是否續約,最大的威脅就是碳排放管制壓力的嚴峻挑戰。二氧化碳排放引發地球暖化及氣候異常,天災人禍不斷。歐盟制定「歐洲綠色政綱」,要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也就是淨零排放,要依產品生產時的整個供應鏈排碳量,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進口碳排放關稅,至每公噸目前60歐元,並修改「碳排放交易體系」(ETS),鎖定能源、工業、運輸與家庭等高排放領域,要求相關業者購買碳排放許可,也就是碳權,為自己製造的污染排放付出代價。

台灣迄今仍以「2050年排碳量回到2005年(2.9億噸)的一半」這個2008年所訂的陳年減碳目標,作為政府環保政策,2019年排碳量2.8億噸,沒有比2005年減少什麼。直到最近,迫於各國紛紛確定零排目標,不減排就沒生意,政府才不得不口頭宣示於2050年零排,沒有政策、立法,當然沒有可供依循的具體目標與時程。過去15年,減排的績效是零,要在未來從2.8億噸達到零排目標,真拚!

以發電來說,全台70%排碳量來自發電,其中工業用電約佔一半,由於電力除了少量(8%)發電部門自用者外,其排放量都歸屬於間接排放,企業用電所產生的(間接)排放就要計入該企業的排放量,如台積電的排放量,就是其工廠所排放氟化物,加上150億度電的發電排碳量,共計排碳量1200萬噸,必須在短期內歸零,因為台積電的大客戶蘋果(佔訂單的25%)已經宣布,自2030年起,每一台蘋果產品都會是「淨排」。由是知,發電與用電都要淨零排放,還要低電價、穩定供電、廢核,放棄零碳排放的核電,豈是有解之題?

這就是製造業的困境,一些對歐出口的小企業正在憂愁,因為已經被歐盟買家依其「供應鏈企業責任法」,揭露「非財務資訊」,要求填報碳足跡以及供應鏈排放,勢必被徵碳稅,微薄的毛利就要泡湯,公司就要收攤。大如台積電,一旦支付碳稅,利潤就要大傷。國內碳排放難減,國外產品淨排與排碳稅的要求在即,台灣經濟命根子的製造業,內憂外患正方興未艾。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