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虹君
臺灣後疫情時代,新常態面臨新考驗。零接觸和遠距互動,成為企業長期應對的日常,與此同時數位轉型的需求增加,CIO 和 IT 對企業更加重要。永續理念帶來的節能零碳浪潮,烏克蘭戰事揭露的新型態網路戰爭,形成更複雜的數位風險和壓力,將是 IT 主管的新挑戰。
永續規範逐漸入法 IT 成為企業整合內外部碳排數據的中介
2022 年,不少與 IT 相關的法令異動,帶來不少挑戰和機會。環保署預計2023年向排碳大戶徵收碳費,而金管會則要求公開發行公司2022年報記載溫室氣體排放量,永續法令規範逐一開展, IT將作為整合企業內外部碳排資料的關鍵角色。舉例來說,企業資訊部門必須參與碳盤查工作,擔起收集、整合碳排放資料的角色,建立一套監測和精算碳排的機制,證明自家產品消耗的碳量。碳足跡盤查工作分為三個層次,企業直接排放的溫室氣體屬範疇一,而企業使用能源產生的間接排放源屬範疇二,來自輸入電、熱或蒸汽。範疇三則是企業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如供應鏈、員工移動過程產生的溫室氣體等。
因應碳足跡盤查工作,資訊團隊必須介入資訊整合工程,除記錄自身直接排放的溫室氣體量外,還需記錄消耗的用電量,再換算產生多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也需記錄使用他人生產的零組件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把各項數據帶入後端資料整合平臺。這個整合過程,對IT單位來說,是一項無法迴避且必須做的任務。
產業法令開始納入資安要求 供應鏈與身分冒用威脅加劇
近年勒索軟體、資料外洩層出不窮,讓更多企業意識到資安威脅帶來的營運風險,資安防護的發展面臨3大議題,都是國內企業與產業必須關注的重點,包括資安的法規遵循、供應鏈安全,以及身分冒用的風險。
過去,大多數企業對於資安防護都處於被動應付,僥倖心態。必須遭遇資安事件之後,才想要改善。然而,現在局勢不同以往。在2022年秉持資安即國安2.0的政策下,政府透過產業面的法規命令,要求企業遵循,建立資安管理的基礎,促使業者都能強化資安。
2022年資安威脅態勢重點,ㄧ是供應鏈安全議題。二是是身分冒用攻擊。近年來已有數起嚴重的事件,攻擊者從企業使用的商業軟體平臺開始滲透,並潛伏達數月之久,造成多個企業淪陷。
另外,帳密外洩事件也是關注焦點,除了引發實質的危害,再加上各式社交工程的網路釣魚事件,在疫情的影響之下,呈現出陡升的情況,促使相關威脅加劇。儘管基本資安與防詐意識、帳密安全觀念,以及強式雙因子的身分認證機制,都已經不斷重申了許多年,但如何落實仍是IT的挑戰焦點。
疫後混合式的工作環境和零信任架構成為企業主流,並加速了企業的數位轉型,再加上新興技術的成熟,帶來 IT 的新責任和新考驗。IT 為企業應變關鍵和適應新常態的轉型推手,現在,IT 要開始展現戰力,成為企業布局下一步戰略的新武器。
buy cialis canadian Dabrafenib, an orally available, small molecule, selective BRAF inhibitor that was approved by the FDA in 2013, showed improvement in PFS when compared with dacarbazine in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trial BREAK 3 NCT01227889
Two GC activated receptors, the type I 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s MRs, high affinity and type II GC receptors GRs, low affinity, activated when cort concentrations are high, mediate the effects of GCs cose clo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