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從「拜習會」看中美將攜手前行或貌合神離點  

文 / 陳建維

「拜習會」後中美強權的競合關係

世界兩大強權,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美國總統拜登終於在印尼峇里島的G20峰會實現「拜習會」。雙方雖在會中達成六點共識並共同承諾改善中美關係,但新一輪的強權競合卻依然將在兩國間展開。

台灣時間11月4日,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在今年於印尼峇里島舉辦的「G20(二十大工業國)峰會」。原因無他─美國總統拜登、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當地舉行拜登上任後的首次中美領導人會談。此前因為美國經濟上對中制裁,外交上挺台發言等,讓兩國關係降至冰點,此次的會晤雙方雖行禮如儀,但仍是暗潮洶湧、處處爭鋒。

習近平續任、拜登續命 兩大領導人自信對談

就在兩大領導人會面之前,雙方各取得了各自的政治底氣。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會議上穩住政局,順利第三度擔任中國大陸國家主席,7名屬「習家軍」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名單,也再度確認中國大陸政局的「習核心」地位不受動搖,未來中國大陸的發展路線,仍將以習近平個人意志為主。

美國總統拜登在此前則是受到美國期中大選的考驗。執政的民主黨原本在美國通膨高漲、經濟趨緩的情勢下選情嚴峻,沒想到共和黨預期的「紅潮」沒有出現。民主黨雖丟掉眾議院,但參議院仍保有多數優勢,且共和黨在眾議院也僅是「微弱優勢」。這樣的選舉結果被外界視為拜登通過期中考試,讓這場對談更顯其路線自信。

共識與同意 中美展現合作誠意

在此之前,中美雙方領導人會談僅透線上方式進行。習近平與拜登的首次見面,雙方都表示「面對面討論很重要」,給了中美關係緩和的「共識」,會後不約而同表示此次會談相當坦誠,給了外界兩國關係回溫的訊號。兩國並以包括雙方外交經常性磋商、經濟經貿對話協調、努力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7次締約方大會、開展兩國公共衛生及農糧安全對話合作、強化中美聯合工作組解決具體問題、鼓勵擴大兩國人員等「六大同意」,讓這場對談進化成兩國關係的實質進展。

另一方面,兩國也針對反對俄羅斯使用核武、加強中美雙邊合作、兩國重返氣候危機合作,推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中國大陸等方面取得共識。

表面和諧 核心利益寸土不讓

雖然此次拜習會在部分議題取得共識,兩國也表示要強化雙邊關係,但這些共識對於目前中美雙方的爭端及核心利益卻無實質幫助。美國近幾年為了「抗中」,屢屢在晶片產業制衡中國大陸,更在最近以晶片禁令讓中國大陸無法取得先進晶片製程、設備、人才,抑制中國大陸晶片發展能力,但雙方卻避而不談

另一方面在台海問題上,拜登再次闡述美國沒有改變其一中政策、美國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符合世界利益」。但習近平方面的表態則是台灣問題「是中國大陸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後續在中國大陸官方聲明,更強硬解讀美國是「不支持『台灣獨立』,也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美國無意同中國大陸發生衝突」,顯見兩國在台灣問題的思維上仍存有差距。

拉攏歐盟 習近平單點突破

除了拜習會,此次G20最受注目的,當屬習近平的外交旋風。實際上歐盟參與G20的主要大國同時亦為北約(NATO)成員國。近年來歐盟也逐漸與美國一起走在「抗中」的步伐之上,給中國大陸帶來不少外交壓力。

為此,習近平特別在此次峰會上「先」取消了與歐盟27成員國代表米歇爾的會面,「後」又採單點突破,分別與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南非、澳大利亞、塞內加爾、韓國、阿根廷代表團會晤,利用表達中國大陸願強化與各國發展與合作的方式,傳達中國大陸可以成為「解決全球發展問題」的重要角色。

這場全球矚目的G20峰會,「拜習會」看似讓中美關係破冰回溫,但雙方針對國家核心利益仍是寸土不讓。而兩國在場內、場外的各種外交動作,更讓兩國間的強權競合注定只能貌和神離、笑談和平。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