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手機電信產業需求萎靡 庫存壓力龐大

文 / 李振麟

Frost & Sullivan

全球智慧型手機在經濟逆風衝擊下,市場消費需求萎縮,智慧手機總產量大幅減少,打破歷年來旺季正成長鐵律,顯示目前市況處於萎靡不振,最主要的原因是手機製造商以降低高庫存為目標,因此各家品牌持續下調生產線所導致。品牌商對於新機型的設計也相當保守,如知名品牌三星Samsung從2022年第2季下旬起,即開始縮減智慧型手機產量,面對滿倉庫的壓力,仍然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去庫存,預估今年上半季仍然趨向於保守觀望。

蘋果Apple手機,受到華為轉單效益影響,加上新機發表與定價得宜,全球產量仍然是穩健發展中,隨著新機型iPhone 14系列發表後,市場消費買氣明顯些微改善並朝向Pro系列傾斜,生產比重也隨之增加,然而Pro系列品牌近期受到原材料稼動率短缺影響。面對聯準會升息、高通膨壓力以及經濟成長疲軟等因素影響,全球市場需求持續疲軟,蘋果公司也不得不下調手機業務前景,並進一步削減iPhone 14生產產量。

近期中國大陸小米手機產量受到清零政策衝擊,加速冷卻內需市場消費,對於智慧型手機需求,無論是小米機型Xiaomi、OPO機型Realme、Vivo機型iQoo等,皆處於去庫存修正階段、訂單上均呈現大幅季減。另一方面三大手機品牌受到新競爭對手Honor在中國大陸市占率威脅,未來三大品牌將採以國內市占持平策略並向海外市場拓展為主。

自行研發晶片以創造產品價值

三星、蘋果以及華為手機,為了穩定自家品牌之消費族群以及維護市場高階產品地位,自行研發晶片以創造產品價值,也引起中國大陸一線業者跟進,如同小米手機的影像晶片澎湃C1以及120W的快充晶片澎湃P1等,還有OPPO獨立式ISP晶片Marisilicon X,Vivo手機進行鏡頭演算法優化,包含V1、V2等。各家手機品牌除了希望提升形象以外,藉由年底節慶、電商促銷等活動加速去庫存化,在雙十一銷量紀錄上來看,仍然是難敵目前疲弱的消費者信心。

台灣聯發科高通兩家手機AP代工大廠,雖然致力於旗艦手機AP的新技術開發,並且也已經在Android陣營中站穩地位,但是面對消費市場不佳情況下,也傳出減少預算與人事費用凍結之訊息。整體市況低迷,短期內也看不到反轉契機,唯有依賴高階旗艦手機的銷售動能來維持2023年的出貨表現。

全球通膨壓力沉重與中國大陸清零政策兩相衝擊下,去庫存化成為市場主要推動方向,晶圓代工IC設計對於今年展望趨於保守謹慎,然而去庫存速度也相當緩慢,預估今年上半年新機型也難以脫離高庫存調整期。根據最新的美系外資報告,智慧型手機進行高庫存消化過程中,可能還會遇到更惡劣的市場風暴,應當要保持謹慎,預估今年上半年智慧型手機的庫存量恐將創新高。自2021年第3季起,手機市場就已經面臨轉弱警訊,至今已經連續6季衰退仍未見庫存量修正完畢,預估最快也要到2023年第2季才有機會回暖。

電動車產業因晶片短缺減產

今年全球電動車產業仍然深受晶片影響而減產,在疫情封城與能源短缺的這段期間,除了電動車技術轉型,還有自動駕駛功能創新開發外,汽車產業進入動盪期。疫情封城下晶片短缺,並影響到車廠之正常產能,儘管目前市場緊張局面已有減緩趨勢,然而國際數據機構表示,全球電動車市場仍然是受到晶片短缺減少產量,許多車廠都已改變今年的生產計畫。

在原料短缺問題尚未解決以前,電動車製造商普遍會把更多的晶片優先留給利潤較好、價格更貴的車款等級,這也就是過去幾年來新車的平均售價大幅攀升的原因。然而面對全球經濟進入大通膨,這項策略也有可能把更多的潛在買家排除在外,因為唯有平價車款,才有可能吸引更多人購買,以利於刺激汽車銷售量。台灣電動車零件之智能化趨勢逐漸明顯,各家廠牌積極布局新的供應鏈,隨著未來電動車滲透率提升,台灣品牌在零組件產品中的優勢逐漸顯現。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