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一身兩世:給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我們

自序

文/李志恒

起心動念寫這本書,來自於幾年前報章雜誌的報導,認為戰後嬰兒潮是「吃乾抹淨」的一個世代,作為這個時代的一份子,參與見證了臺灣從無到有的過程,心裡難免有些感觸。

戰後嬰兒潮泛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二十年內(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六四年間)出生的世代。戰後醞釀著新生與重建的朝氣,但是每個國家的狀況不一樣,例如美國在二戰雖然派兵參戰,不過其本土(夏威夷因珍珠港事件除外)並未被戰火洗禮;而在臺灣,因為是日本的殖民地而被捲入戰局,許多地方被盟軍轟炸,戰後從百廢待舉、一窮二白的廢墟中重生,大家胼手胝足,才有一九九0年代的經濟起飛,從無到有,並非如西方媒體所描述的嬰兒潮(OK, Boomer)繼承上一代的富足安樂,坐享經濟飛躍成長,耗盡資源。本書中有一章〈盡信書不如無書〉,提到歷史都是後人所寫的不準確性,所以雖然不是文史專家,仍不揣鄙陋,想為生在臺灣的戰後嬰兒潮世代說幾句話。

地處東亞與東南亞海路要衝的臺灣,雖是蕞爾小島,但「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自十五世紀末大航海時代以來,即為列強所覬覦爭奪,幾百年來,臺灣的政權更迭,肇因於此。若以政權及政治思維的改變來說,戰後嬰兒潮世代與其上、下兩個世代,其實都像經歷日本幕府與明治兩個時代的福澤諭吉所稱之「一身兩世」。尤其是戰後嬰兒潮,在父執輩接受日本殖民文化影響及「反共抗俄、反攻大陸」的大中國思想及戒嚴體制下成長,到現在的「中華民國即臺灣」思維,不同主政者的政治理念界定了愛國思想的範圍,戰後嬰兒潮世代及新生世代在不知不覺中,也成為一身兩世,種下今天用顏色區分對錯、世代衝突的原因。本書因此從戰後嬰兒潮的先世說起,訴說幾世紀來的滄海桑田與因果關係。

兩百五十萬年前人類的祖先起源於非洲,約十五萬年前智人出現,推估當時是採集和狩獵社會,然後在一萬二千年前才演化到農業社會。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人類開始進入工業社會,但是接下來短短的兩百年時間,於二十世紀末葉就進入了資訊化社會,顯然人類的演化是加速進行的。

相較於世界工業化潮流,臺灣一開始的工業化起步是比較慢的,戰後嬰兒潮出生及成長於農業與輕工業交錯的年代,於一九七0年代工業化時期進入職場成為工作主力,在退休年紀碰上亙古未有的資訊革命,這應該是有史以來變化最大的一個世代。所以戰後嬰兒潮多仍保有農業社會的節儉與珍惜物資特質,但也在青壯年就業階段,創造這個島上新資源與財富的過程中,製造了許多生活環境與飲食的問題,仍待解決。作者因為從事藥學教育、毒理學及藥物濫用防制實務及研究,在這本書中,也從個人視角,管窺這些年臺灣的環境污染、食品安全、藥物濫用與生態問題。

大家都說教育是百年大計,在大學教書十餘年,逐漸體會到資訊時代來臨導致今昔教育的巨大差異。中古世紀以降,人類文化的傳承,主要是以紙本儲存於大學或研究機構的圖書館中,並由教師口授,戰後嬰兒潮所受的教育過程,是基於這樣的傳統思維,加上戒嚴時期的思想鉗制與大學低錄取率的激烈競爭,所形成的精英教育。但是二十世紀九0年代開始的資訊革命卻顛覆了大學的角色與功能。

學生不再以老師授課的內容為主要獲取知識來源,也不需要進圖書館即可由網路上取得大量的資料,學習方法與過程的差異,也造成兩代之間對學習認知態度的不同。今後的大學教育,也因此需要重新思考定位,或許教導下一代如何辨識知識的真偽及學習如何學習(Learning to learn)更為重要。 個人拋磚引玉,提出我們這一代在這幾十年來社會快速變遷的觀察與感想,每個世代都有其天命,戰後嬰兒潮和之後的新生世代自然也有其各自的理想與問題,因此無須也無從比較。本書只是想為我們這個逐漸逝去的時代留一個註腳,也提供給戰後嬰兒潮和新生世代一些反思,或許相互的尊重與包容才是共存共榮的不二法則。戰後嬰兒潮從無到有的奮鬥過程有血也有淚,對親情、友情以初心相待者所在多有,正是「人生自始如初見,無須秋風悲畫扇」,當然也不是冰冷嗜血、「吃乾抹淨」的世代。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或許我想多了。

一身兩世:給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我們》
作者:李志恒
出版社:有故事
出版日期:2023/01/12
購買連結:博客來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