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吳俊裕
科技界的聊天機器人(ChatBot)開發競賽方興未艾,今年二月初谷歌(Google)所推出的Bard機器人迎戰微軟(Microsoft)ChatGPT,令人意外的是谷歌發表Bard 當日表現差強人意,母公司Alphabet股價下跌近8%,市值蒸發逾千億美元,引發不少對於谷歌發展前景的疑慮。
ChatGPT自去年11月開放測試版以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突破一億的使用者,受到市場廣大正面的迴響與歡迎。搜尋引擎的龍頭––谷歌、何以出現如此巨大的轉折,筆者將以領導者如何持續創造企業優勢競爭力為視角來進行探討。
敵近而靜、應恃其險 兩強對峙當審度其勢
谷歌之所以會急於發表Bard,主要是來自ChatGPT日益進逼的壓力所致;依據GlobalStats對搜尋引擎市場佔有率推估:截至今年1月底為止,谷歌在全球搜尋引擎市佔率約為92.9%、而微軟的Bing則只佔3.03%。谷歌在廣告的年收入約為2830億美元,占谷歌母公司Alphabet年收入高達4分之3;另可預見的:搜尋引擎將與商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 BI)以及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進行高度整合,甚且有取代搜尋引擎的態勢。無怪乎《紐約時報》將ChatBot戰役稱為谷歌的「生存之戰」!
事實上,微軟於2020年即與OpenAI合作開發ChatGPT;OpenAI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早在2015年即設立了開放人工智慧實驗室(OpenAI),更早前馬斯克已在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的「深度心智」(DeepMind)任職與研究。以當時的世界科技水準而言,提出AGI需要強大的心念與信仰、接續馬斯克的 CEO阿爾特曼(Sam Altman)就曾表示OpenAI實驗室會與各界分享其科技研究成果。
谷歌在2016年桑達·皮采(Sundar Pichai)接任CEO時,即喊出谷歌將成為「AI優先」的公司;隨後,谷歌研究院(Google Research)在2017年開始開發第一代由人工智慧驅動的對話程式語言模型(LaMDA);今年谷歌Bard的發表會備受各界關注,會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CNBC》報導來自谷歌員工內部論壇裡對於CEO皮采的批評;有位員工評論表示:「皮采急著推出Bard只是驗證了對市場的恐懼。」而另一位員工則認為「倉促推出Bard是急躁的、糟糕的、且短視近利的決定」,這些觀點也獲得了許多員工的贊同,呼籲皮采重新以長遠的視角來審視公司的發展。
衢地合交、兵家必爭 聊天機器人運用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勢
「區別有意識的人類及無意識的機器」是一個源遠流長、極具哲學深度的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獲得科學家們的逐步驗證,並且通過圖靈測試法 (Turing test)等的實證。2014年,首次有電腦通過了圖靈測試,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如今,現代人工智慧模型展現出更高的對話生成能力;其中以ChatGPT和Bard兩強之爭,應為此一趨勢的最佳體現。
時至今日人工智慧早已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為人們提供了便利和娛樂、甚且開始取代了部分人工的工作。ChatBot僅就商業層面的應用就已經非常廣泛了,諸如:電子商務中的顧客服務,ChatBot可以在顧客服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例如:自動為顧客訂貨、疑難問題解決等,不需要顧客等待人工客服的回覆即可實現24小時的不間斷服務。 通過人工智慧的學習,ChatBot更可以蒐集分析顧客需求、提供個性化產品、服務以及銷售,進而提高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在這一過程中,ChatBot不僅提高效率、大幅降低服務成本,更可以提升良好的顧客體驗。僅此一層面,就可以帶來可觀的商業利益;除此,在醫療、餐飲以及金融商品購買決策參考等,未來都將會有更好的發展,由此當可理解ChatBot何以成為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