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讀者投書
民進黨在2016年「重返執政」以來,對國民黨進行「市場區隔」以「抗中保台」為主軸,對外也一改馬英九時期「親美、和陸、友日」路線,變成以「親美、友日、抗中」的一邊倒路線。然後全面配合美國及其盟友遏制中國大陸崛起的戰略;再加上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經濟蕭條至今不見起色,更仰賴日本、臺灣等經濟體的「輸血」。運用外交手段作為政策工具拉攏臺灣,成為美國政客謀取更大利益時勢必採取的方法。美臺政客勾連,只為美國國家利益服務,就是當前美臺關係的真實寫照。當然台獨也藉此機遇,不斷壯大自己的能量。
2022年底,高達1.66兆美元的美國《2023財政年度撥款法案》通過,其中給美國在臺協會(AIT)編列的預算里,還有用於《臺灣學人法案》(Taiwan Fellowship Act)的部分。據媒體報道,該法案內容計畫提供美國聯邦政府的經貿、安保官員,到臺灣交流兩年,第1年學習中文、當地人文歷史、政治環境、美國與印太區域關係等科目,第2年到臺灣立法機構、當局部門或民間機構服務、實習。目的是讓美國人更瞭解臺灣、強化「臺美戰略夥伴關係」,關鍵是增進美國在印太地區利益和影響力。然而,這個《學人法案》將造成以下列四點嚴重的後果:
一、破壞兩岸和平的禍根
這個所謂的《學人法案》就是給美臺勾連一個看似「合法」的法律化產物,本質上是打著「臺美友好」的旗號,美國可光明正大地將人員滲透進入臺灣當局各部門中,把臺灣牢牢栓在美國一方。假設未來兩岸出現可以恢復昔日頻繁且密切互動的契機,或是臺灣當局一旦有與大陸親近、和解的意圖,這些美國駐臺官員勢必大力阻擋,成為中國國家統一進程中的絆腳石。臺灣在兩岸關係和軍事領域的自主權必定進一步被壓縮、限制。稱這個《學人法案》是美國的惡毒的「監軍計畫」。
二、臺灣的「秘密」將被美國看穿
臺灣學者黃介正表示,儘管美國《國防授權法案》明文規定「避免涉入為美國政府從事任何情報或情報相關工作」的條款,但臺灣完全沒有任何相應措施來約束這些美國駐臺人員。曾於美國國防部、美國在臺協會工作過的胡振東也解釋,美國政府官員派到臺灣「實習」,這些人能接觸到什麼層級的資訊或資料,完全由臺灣主管決定。言下之意,只要美方要求,臺灣執政當局都將順水推舟,臺灣掌握的所有「機密」將蕩然無存。
三、美國利益凌駕于臺灣利益之上
如今,美國要求臺積電搬遷到亞利桑納州建新廠,並且是攜家帶眷式的大搬家,就是在填補美國半導體產業鏈的空洞,臺灣是否會出現產業外移的空洞化效應,甚至關鍵技術流失的問題,卻根本不在美國的考慮之內。另外,近期美國宣布的對臺軍售、價值1.8億美元的「火山佈雷系統」,要將臺灣打造成「地雷島」、「刺蝟島」,要完成上述兩件事,美國必須長期派人駐臺以加速執行,《臺灣學人法案》無疑就是為對臺直接施壓開的窗口,而且讓台灣一步步陷入險境。
眾所皆知,美國政府長期憑藉對臺軍售向臺灣索取「保護費」,其國內的軍工複合體需要這個軍火市場來定期「清庫存」,臺美兩地政客也仰賴臺灣對美軍購從中撈取龐大回扣利益。一旦《學人法案》實施,臺灣軍事採購將直接由美國命令、指揮,臺方毫無反對的權力,美國則可進一步赤裸裸地剝削臺灣,雙方政客藉此大肆斂財,尤其台獨政客,正用台灣同胞的生命財產做賭注,進行豪賭。
四、敵意螺旋攀升,臺海戰爭一觸即發
眾所皆知,儘管中國大陸和美國在外交關係上有著《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八一七公報》,確立了中美在兩岸問題等一系列事務的共識,但美國國會卻另外卻訂定了所謂《臺灣關係法》,試圖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給兩岸關係與中美關係人為製造了障礙,近年更藉著所謂《臺灣旅行法》來促進臺美高層交流,挑戰「一中原則」。如今的《臺灣學人法案》也可以視作美國逐步「切香腸」、無底線地延伸,通過臺美私下不透明的交往,增加臺海的不確定因素,越發爆發軍事的衝突。
與此同時,隨著俄烏衝突屆滿一週年,綠營也想學習所謂「烏克蘭經驗」,於是蔡英文喊出「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口號,拒絕兩岸一切正常的往來和交流,為大小三通設下層層障礙就是實證,民進黨堅持要「抵抗到底」,並且仿效烏克蘭接受美國各種援助來「抗中保臺」。《學人計畫》恰好給美國一個充足的理由介入臺海。但最終只會讓「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一語成讖,臺灣人也將無辜地被推向戰爭邊緣,這也是除了美國之外沒有人所樂見的,如果無法嚇阻,台灣注定捲入烏克蘭一樣的戰火中。
簡言之,無論未來臺灣是否出現政黨輪替,美國都能牢牢控制臺灣當局,並持續火上加油製造臺海「兵凶戰危」緊張氛圍,在島內宣揚「抗中保臺」,在國際上散布「中國威脅論」,這個號稱只有7年的計畫便能無限延長,對美國而言,更是百利而無一害。即使民進黨賴清德喊出了「和平保臺」,充其量也不過為了選票,以及是配合美國演出的一場丑劇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