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上山或下海

文 / 曾英棟

莎士比亞曾寫道:「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陷入困局的哈姆雷特王子,喟嘆著生存與否的大哉問;藝術家經常思索的,則是「上山或下海」的創作抉擇。

中國字很有意思,人在山上稱「仙」,人下山谷則「俗」。而藝術的世界裡,不管文學、戲劇或美術,大致有三種狀況:在山上的,是曲高和寡;在山下的,是通俗易懂,在中間的,便是雅俗共賞。

若一直在山上,雖然純粹清高卻蒼白單一,缺乏有機的滋潤,若長處山谷,即使活潑豐富,無法沈澱靜心,終究俗不可耐。就像修行者在山上修到一定程度,必定下山傳道救世,於學術殿堂中研究到一定程度,也得進入民間授業解惑;落實生活方能引起民眾共鳴,而有共鳴,才會造成影響、產生效果。

五十年代末開始了後現代主義,其中以美國的普普藝術最具代表性。它用「俗擱有力」的符號,包括電影、搖滾樂、消費文化等,去讓大眾理解藝術。之後出現的電影《大白鯊》也是如此:一般觀眾投入情節,厲害的觀眾則從中捕捉到關於恐懼和權力的深意。電影工業要發展至此,整個社會得整合到某種狀態,才能拍出這樣充滿力量又層次豐富,並且滿足所有階層的作品。

所以藝術家要遊走四方,民初的齊白石大師就是最佳範例。他跳脫傳統臨摹的框架,從民間的繍花、門窗雕鏤,到觀察河溪的魚蝦、花卉、蟲鳥等,從中汲取養分,用充滿生命力的精簡造型與趣味,將民眾拉到當代社會脈動之中。而「上山或下海」的垂直空間軸外,另有一橫向時間軸,即隨文明演進所發明的新工具,影響了創作速度,而且是越來越快!藝術家如發射器,觀賞者為接受器,他們的「頻率」是否接近?決定了時代的語彙。

藝術家就是如此扮演了互通有無的角色,彷彿一座橋樑,去做夢、築夢,讓普羅大眾也在這個夢裡;當藝術與生活真正結合了,也就是人性化的開始了。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