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時事

台灣&新疆,文化經貿合作起飛為何受阻?

文 / 何溢誠

新冠肺炎疫情在獲得控制後,各國相繼解封並再次敞開大門,期待迎接經貿能重新活絡注入新血,經過疫情的洗禮,全球經濟成長率及貿易成長,經判斷預測將嚴重緊縮倒退;反而堅持嚴防嚴控、動態清零直至全面解封的中國大陸受到的波及最小,而且是有機會成為今年唯一正成長的國家(3.2%提升至4.4%),路遙知馬力,按部就班的態度乃是穩定前行最基本的方式。

中國大陸近年來蓬勃發展,從鼓勵青年創新、創業,廣納人才改善營商環境,投資機會不斷湧現,數年下來已有顯著成績,但中國大陸的進步不能只是聚焦在沿海一線、二線城市,城鄉開發必須平衡,逐漸飽和的核心地區應朝精益求精的道路前進,而邊陲及外圍地帶省份則需挹注更多的資源,來帶起成長動能。
中國大陸西北邊上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面積最大的省級分區,面積160萬平方公里,擁有2500萬居民,與蒙古、俄羅斯、印度等國家相接壤,是中國通往世界各地的十字路口,因地大物博加上其天然資源豐饒,吸引了海內(外)各組織單位佇足投資。

台灣於2019年即成立「台灣新疆經貿文化促進會」,由曾連任國民黨數屆中常委李昭平先生擔任理事長,目標從過去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擘畫為中亞樞紐必經之地,加上國台辦頒布的惠台政策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續行,造就台灣企業至新疆發展的絕佳機會,無奈疫情讓這樁美事再三延宕,然幾年下來雖逢病毒肆虐,但並沒有影響該會對新疆地區各領域的宣傳與支持,今終盼得解封開放,促進會秘書長徐邦浩先生立即組團號召,聯合台灣百家知名企業家,準備親赴現地大展身手,考察投資環境與項目。

原期待會獲得熱切歡迎與重視,詎料,地方主管部門卻是冷冰冰的消極應對,或因近期台美官方聯繫頻密的關係,囿不遵從國際常態認知的兩岸同屬一中,片面破壞了中美台三方的平衡默契,導致新疆地方政府及兵團部門有所顧忌,因而未能積極安排對接相關工作;國家立場不容被恣意曲解,但凡事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正向進展方為可行之計,是否應效習新上任的國台辦主任宋濤先生,上至最高級別的馬英九訪問團,下至最基層的村(里)長,無不親自接待、真誠以對,涉台工作重視可見一斑,近日前總統馬英九祭祖之行,更是立下一個兩岸再次攜手對談的和諧氛圍,尤其前述促進會審慎且準備充分的行程,並完整規劃後續的投資落地立項,將有利於台灣和新疆兩地的全線拓展,相關單位於情於理應該重新評估採納,否則即與馬興瑞書記主事新疆後,積極推動經貿建設、改革開放,加大招商力度,背道而馳。

另一方面,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近日率團訪問大陸,在與國台辦主任宋濤會面時,特別提到去(2022)年台灣對大陸貿易有2700多億美元,其中約1800億美元是從台灣出口到大陸,年度投資額約50億美元也占台灣對外貿易投資約1/3,藉此強調「兩岸沒有不交流不合作的理由」。同時他也向陸方提出建議,包含大陸可以深化惠台政策,協助台商升級轉型及找尋新發展機會與加入供應鏈合作,賦予國資、民企以及外資公平競爭環境與權利、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最後則是引導台商借助大陸面向RCEP、一代一路等國家獲得市場利基。

「台灣新疆經貿文化促進會」,秉持經濟必須可持續發展的宗旨,宣傳台灣、新疆之美及兩地投資優勢環境,傳遞正能量訊息,有效維護了檯面上政府部門的顏面,也增進了檯面下各大企業的信心,可說是裡子、面子兼顧,在在顯示無與倫比的重要性。

台灣要能接軌國際,大陸市場絕對是一個提升自我競爭力的磨練場域,而大陸要能事半功倍遂行各項計畫,廣納台灣的人才、經驗及技術一刻皆不容緩,胼手胝足的努力更能發揚互恵共榮的精神,就讓台灣、新疆的共同開發,化作一顆希望的種子,開創卓越的新局。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