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戰略自主呼聲再起 中美歐或將步入三極強權

文 / 陳建維

繼德國總理蕭茲後,法國總統馬克宏及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亦於4月訪中,兩人雖對中國大陸政策及態度有所不同,但卻更展現歐盟與美脫鉤的「戰略自主」政策方向,中美歐三極強權是否成形,牽動未來世界政治重大發展。

戰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一詞最早由法國倡議,是指國家在不需嚴重依賴外國勢力的情形下,能自由追求對其自身有利益的外交政策。自2013年12月起,歐洲理事會就呼籲應發展自身防衛能力以增強歐盟的戰略自主性。到2016年,戰略自主更成為歐盟全球戰略的一部分,隨後在2017年設立的歐洲國防基金便是計劃的一部分。而2019年新輪值主席馮德萊恩委員會上任後,該理念更成為其核心政策,如今歐盟的戰略自主已經跳脫軍備,發展到包括科技、經濟、能源和數字政策的多種面向。

霸權與維穩 歐美發展路線矛盾

目前國際最強的軍事同盟當屬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該組織由橫跨歐洲和北美的31個國家組成,軍事開支佔世界國防開支70%以上,公約第五條「集體自衛權」更賦予聯盟對他國進攻作戰的威嚇。但所謂的多國同盟也是由美國佔據主導,包含法國在內的部分歐洲成員國早已認定美國和土耳其將北約拿來為其自身利益背書。前美國總統川普甚至放話「美國花了太多錢保護歐洲盟友」,更要求歐洲提高軍購,引起歐洲不滿。如此矛盾導致歐盟的「戰略自主」政策已隱含希望能在不過度依賴美國的情況下,擁有保衛歐洲並在其鄰國採取軍事行動的能力。相對於領土勢力深入太平洋、大西洋,追求絕對霸權的美國,歐盟所追求的是歐陸的穩定和平,也包含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對於歐盟已成為美國追求霸權的附庸者,雙方早已存在路線分歧。

德法領袖相繼訪中 追求合作大於對抗

自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確認第三任期後,與各國的互動便備受矚目。美國實施一貫抗中政策,但歐洲卻在對中政策上與美脫鉤。首先是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總理蕭茲在2022年11月率豪華企業團訪中,成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位訪問北京的七國集團(G7)領導人,堅定德國幾十年來以經濟合作為主的對中政策。

事實上,中國大陸已連續六年是德國的最大貿易夥伴,若德國與歐盟要和中國大陸經濟脫鉤,德國面臨的成本會是英國退出歐盟的六倍,且德國經濟正面臨俄烏戰爭與其能源危機所帶來的衰退,故尋求中德經濟合作實屬必要。在談及敏感的烏克蘭及台灣問題時,蕭茲也重點在譴責俄羅斯、呼籲台海問題應和平解決,與美國強硬態度有所區別。

而談到今年四月法國總統馬克宏訪中,所表達的態度也與美國大不相同,此次馬克宏訪中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帶著企業去推動法國商品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二是持續表態維持雙方外交與經濟上的合作;三是呼籲中國大陸出面促成俄烏停戰和談。

與行前對中發表嚴厲措辭演說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不同的是,馬克宏訪中獲得高規格接待,在返國專機上其接受訪問時,除了高談歐洲為主的「戴高樂主義」(二戰後1960年代由戴高樂總統提出,主張要有獨立的國防與外交政策,並積極地以發展軍備與自主的外交),更以堅持歐洲不應淪為美國附庸及避免被捲入中美之間台灣問題等言論引發嘩然。雖隨後針對台灣問題補充表述,但在對中經濟政策上,歐美發展路線已有不同,後續歐洲是否將追求成為第三極強權,值得關注。

監控盟友機密外洩 美國難逃千夫所指

據《紐約時報》報導,自今年三月份起,美國與北約的烏克蘭戰爭相關秘密計劃文件就遭曝光於網路,隨後更有國家機密文件被上傳於推特、Telegram、Discord和4chan等平台,其中最主要是美國對於烏克蘭戰爭的相關情報資料,其他尚有包含美國國防情報局(DIA),中央情報局(CIA)、國家安全局(NSA)、國家偵察局(NRO)等核心情報機構獲取的情報。涉及印太、中東、加拿大、英國、中國大陸、以色列和南韓,尤以監聽南韓國家安保室最為聳動,顯示美國持續對盟國進行大範圍監聽,衝擊美國信賴基礎。

地緣政治錯綜複雜,過去高度依賴美國的歐洲已開始出現不同意見,台灣身處特殊敏感位置,應追求與大國間等距平衡,方能確保國家安全。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