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曾灶財香江九龍美學狂想曲
文 / 編輯整理

曾灶財於1921年生於廣州,其後移居到香港,當時的他只是個貧窮、幾乎不是字的少年。在發現了一些重要的祖傳文件後,曾灶才聲稱九龍的土地是他家人所擁有,從而獲得了「九龍皇帝」的稱號。

2004-2006/馬克筆,宣紙 46 x 48 cm
多年來,他成為一個文化的標誌,他獨特的中國毛筆、墨水和偶爾用馬克筆所寫的書法覆蓋了香港的街道。他的字跡無處不在,他將自己的想法投射到牆壁、燈柱、天橋下方和電箱上。「九龍皇帝」的信息最初被公眾解讀為精神錯亂的表現。然而經過塗鴉式書寫行為半個世紀後,他的堅持終於收穫了認同,並成為了數代香港人的共同城市文化回憶。

家庭成員在 「九龍皇帝」的作品中佔有顯著的地位。他經常敘述自己的血統,列出祖先的名字,一直追溯到原來的地主,以證明他對九龍土地的合法繼承。他的妻子也經常以“皇后”的身份出現在他的作品中。他的一幅作品中寫道:“文富財皇后剛剛會見英國女王回來”。儘管他的公共作品只有三件未被摧毀、重建、侵蝕或覆蓋,但他的影響力是不朽的遺產:他的作品在 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2021 年大館中被展出。

曾灶財的作品更曾於 Google 虛擬博物館展出,政府在其逝世後於原址保留其位於尖沙嘴天星碼頭的英泥石柱及平石邨三山國皇廟旁燈柱的墨寶,除此之外,香港的嶄新視覺文化博物館 M+亦有展出及收藏他的藝術作品。

2021,⾹港,⻄九⽂化區 ,M+11 ⽉的開幕展亦藏有曾灶財「九龍皇帝」作品
2022 年藝術家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個展受到廣泛關注和收藏家的追捧,更被列入為十大最佳的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