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生活

兩岸,過去的最前線到今日的和平之門─金門與廈門

文  /羅鼎鈞

1949年的十月一日,新中國在北京正式成立,但在這個十月裏,福建的金門和廈門卻因為國共對峙,而開啟了隔海而治的開始,讓原本僅僅短短半個小時的船行時間,卻歷經了“炮擊金門”、“單打雙不打”等等那些兩岸最緊張的日子。但隨著兩岸接觸、交流、互動至今,昔日的戰地金門和廈門,現在已經走向了和解、互利、多贏的局面,六月的初夏裏,我再次重返金門和廈門,只是因為熱愛這塊土地,重走金廈兩門,不管是從金門望廈門,還是從廈門望金門,當年的緊張已經不再有,現今擁有的就只有每日繁忙的小三通航線,兩岸同胞在金廈水域上繁忙的穿越。

現今的廈門和金門,臺海的“三十八度線”,但現在卻是兩岸同胞間往返兩岸之間最密切的一個水路航線。從北京飛到廈門,再從廈門到金門,對於我來說是最熟悉不過的一段足跡,八年前的廈門,有著當年青澀歲月的記憶。從廈門到金門,“捷安號”開抵金門水頭碼頭時,心中不知道會突然有種莫名的澎湃激動,彷佛真正的回到臺灣來了。

為何會選擇金門做為每年必來的地方,不僅僅因為是有著與大陸地緣的優勢,因為他陳載了兩岸過去到現在最多的歷史和記憶,每到一次金門來,心中只有無限的感慨,尤其望著近在咫尺的廈門望著大陸,再看看那些昔日的軍事設施廢棄的軍營碉堡,兩岸的和平真的是非常的重要,來到廈門再走金門,你我才能真正體會到兩岸和平兩岸之間的可貴。

另一個讓我喜歡金門的原因是,因為他沒有都市的喧鬧,租上摩托車說走就走,不管是綠意盎然的原始樹林中穿梭,還是筆直的馬路上田園四周,閩南古厝聚落的純樸,都是自己再熟悉不過的純樸記憶。或許是在北京待久了,自己又是臺北人的緣故,來到金門彷佛有種回到臺灣鄉村那最純樸的記憶時光裏,不用再去想著城市裏嘈雜惱人的事務,一個人靜靜的呆坐在海邊,望著一望無際金廈海域,從金門的田園風光,遠眺著近在咫尺對岸五光十色高樓林立的廈門,心中真有種十年河山十年河東,大陸真的進步好快好快…。

在金門,除了純樸的閩南風情外,我最愛穿梭在各大廢棄營區和碉堡坑道的公園裏轉來轉去,作為“金門國家公園”的一部分,金門主打的戰地風情,是每位到金門旅行遊人必逛的風景名勝之一,這些昔日十萬大軍駐守的金門坑道裏,現在部分都已經開放給民眾觀光,透過這些軍事碉堡和坑道的歷史故事記憶,喚起民眾對於珍惜“和平”的可貴,特別是在金門的軍事碉堡裏直望廈門時,那種感受才真正打從心中澎湃的感受出來。

從金廈門到金門,我的旅行不只停留在那段最平凡的戰地記憶裏,騎著機車走訪朋友聊兩岸,金門的鄉親有著與臺灣不同的思維,雖然是屬於臺灣管轄區域,但是他們對於兩岸間總有著超脫兩岸之間的想法,金門人都會職稱你們臺灣人,對大陸同胞也稱大陸人,由於歷史的原因讓金門鄉親有著自己與臺灣島內不同的兩岸觀,金門人們的想法和純樸都無不是這兩岸隔海而治六十多年來而產生出與眾不同的兩岸觀嗎?金門,金門,兩岸的同胞們都應該走趟金門,真正看看兩岸過去“三八線”前線故事,聽聽金門同胞的聲音,金門的故事值得你我繼續聽下去。

短短三日的金門之旅,我再度踏上開往廈門的船上,小三通不只通了兩岸同胞的便捷,更重要的是通了兩岸同胞的心,2001年開啟的小三通,每年有超過一百多萬名兩岸同胞透過這條航路往返兩岸,親赴兩岸探訪親友。寫這篇文章時,我正在廈門環島南路的咖啡店裏,海著那一頭正是小金門,正是數天前我從小金門望廈門環島路,現在的我從廈門到金門再從金門到廈門,我在金門望廈門再從金門望廈門,短短幾公里的航程兩門盡收眼底,在過去那兩岸對峙的時代裏,這都是最奢侈的奢求。此時又讓我想起在兩岸對峙時代裏一段悲劇的故事,一名在金門當兵的廈門人,思鄉情怯的他冒著被處以軍法的風險遊過金廈海域,只是為了再見見廈門的母親,但最終人沒有遊到對岸就被抓起來,最後在金門處以軍法死刑槍決,那些年的故事那些兩岸對峙時代的故事,現今的兩岸青年兩岸同胞都還記得嗎?歷史不能夠被遺忘,現在的我,人在兩岸昔日的最前線“金門與廈門”,兩岸兩門之間的故事,真正值得你我真正走一次,因為兩岸兩門有著那些最美的風景和許多美麗悲歡離合的故事,我的兩門故事正在繼續下去,你的呢?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