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威霖
全球從保護地球的各種國際間環保倡議開始,節能減碳逐漸演變成國際大企業以身作則的經營標準;進一步演變成許多人搶入的綠色產業。FSC、碳權、碳關稅、ESG、SDGs 各種標準也在不斷風起雲湧。各式研討會,集群成立協會,一夜之間大眾仿佛都在討論同樣的話題,但是也僅止環繞名詞、標準的討論。
在熱鬧的眾說紛紜之外,卻有一群人,幾十年來,就像陳奕迅的《孤勇者》一樣,為地球的可持續性發展,尋找實作可行的方案和答案。這也是我們今天專訪的兩位貴賓,艾群博士(國立嘉義大學前校長、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終身特聘教授)、黃文理博士(國立嘉義大學前總務長、農藝系所教授)一直在從事的志業。
艾群校長除了繼續學術研究工作,對台灣社會具有很高的服務熱情,由於台灣九成以上溫室農用膜是進口的,國內沒有農用膜配方設計的能力,累積多年研發成果,成立具有自主配方設計、農膜製作公司,再輔以農業設施協會引領相關專家,協助台灣農業的發展。2022年更出任一家以發展綠色技術產業為主營業務的阿里山創生公司執行長。黃文理教授則將其從2008年參與研究的節水稻技術,於2018年至今發展出3種新品種稻米,並成功將技術移轉給農民們種植,而這些品種稻米,對比傳統稻米的生產過程,可以節水30%。如果全國26萬公頃的稻田都採用黃博士的技術,將可以節約40億噸用水,可提供50家台積電的用水需求。
艾群博士經營阿里山創生公司的初衷
艾群博士是二○二二年二月退休,在退休前夕,主持推動雲林縣政府與嘉大簽了「台西綠能智慧養殖園區」的MOU;同時阿里山創生投資人邀請他加入公司,主持做對地方創生有意義的事情;例如協助雲縣府規劃智慧綠色漁業產業園區、推進淨零排碳等事項。
經過審慎考慮,艾群認為退休後還有深具意義的目標,能讓自己保持思考和行動力,因此他邀請智慧科技、農業機械、園藝、土木、水產養殖、海洋科技、食品加工等專長的一群退休教授,共同為台灣這塊土地奉獻。
這群由嘉大退休教授組成的團隊,彼此不斷地交流、溝通,結合綠能、智慧科技、節能、循環經濟等特色,攜手為雲林創建「智慧綠色漁業產業園區」的藍圖,導入AI 智慧科技養殖漁業及產製銷一條龍的規劃,未來並會結合太陽光電、儲能、氫能,達到「漁電共生」示範規劃及產業升級的願景,期望能翻轉國人光電結合農業經營的刻板印象。
阿里山創生經營項目廣泛 專業且專精
阿里山創生公司主要經營的項目有:
一、智慧綠電(農/漁業) :漁電共生場域開發諮詢、智慧科技漁電共生養殖場規劃、智慧科技漁電共生養殖場建廠、智慧科技漁電共生養殖場經營管理諮詢及代管、海岸管理規劃等等,其中涵蓋電場申設相關法規分析、國內太陽能電場型式及利弊分析、電場相關法規分析、電場建設程序、養殖場查核程序、養殖場收益分析、養殖場建立問題分析、饋線規劃、蓄能機制分析、環社檢核、海管法議題分析及申請、養殖為本之漁電共生場規畫、養殖場運營規劃、經營企劃書撰寫、相關證照(如:EPC、PD)申請、農業容許、建照申請、營建工程推動及監造、養殖場域細部規劃、設備規劃及監造、養殖戶經營模式協商(土地簽約前啟動)、漁電共生養殖場經營管理模式諮詢、漁電共生養殖場相關認驗證取得及維持、產品銷售管道確立、海岸管理基地環境調查、地形測量、開發計畫撰寫等等細項經營管理。
二、淨零排碳(農/林/漁業):涵蓋碳匯計算、農林循環經濟、教學園區規劃,有鑒於台灣在此方面的碳足跡、碳盤查專業人才很少,二○二三年三月起阿里山創生公司與嘉大合作,辦理「森林碳匯專案人才培訓工作坊」,招募二十二位學員,歷經八十八小時的密集訓練及實地操作,六月三日在嘉大新民校區辦理成果發表,有多位學員取得結訓證書,具備撰寫VCS(Verified Carbon Standard)或是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 GS)等減碳驗證機構抵換專案能力,成為國內推動森林碳匯的生力軍。
三、推動ESG:艾群博士在校長任內,其農藝系與台南改良場共同研發了十二年的節水稻研究成果,培育出「嘉大臺南1號」、「嘉大臺南2號」及「嘉大臺南糯3號」;研究團隊歷經十二年時間培育出品質好且可抗旱的水稻品種,此陸稻本身就有節水特性,台南場提供的母本原本就是早收種,所以它的生育日數在一期作大概一百一十天,二期作大概九十天到八十天,因為生育日期又再縮短,加上本身就是陸稻關係,所以節水的效果表現非常優異,若全面栽種可望節省近四百座蘭潭水庫的水量。其中嘉大臺南2號更具特色,每公斤用水量比傳統水稻節省三十五%至五十%,病蟲害防治農藥噴灑少了五十%,且米質口感更加。有鑑於此,阿里山創生公司將與企業界合作推廣,期盼維持永續的環境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