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威霖
這三個水稻新品種,從不同生育階段,進行耐旱篩選且在遮雨設施田區中進行多年期節水條件下產量試驗,精準紀錄種植過程中之用水量及在不同用水量下的產量評估,證實這三個新品種與現有栽培品種比較下,在幼苗期、營養生長期及成熟期確實具有不同耐旱能力與節水率,並參加一○七年度全國水稻新品系特性檢定,對環境的適應性及抗病蟲能力均優於對照品種:
一、嘉大臺南1號(嘉南珍香):有較佳耐寒性、低脫粒性與穗上發芽率,此品種屬於早熟種,一期作生育日數一○五至一一○天、二期作八十至八十五天,適合在水旱田輪作體系中與雜糧作物輪作、或在灌溉水缺乏需延後插秧的地區種植。利用乾溼間歇式灌水法,可節省近三成用水量,仍可維持穩定產量。本品種帶有與全球最受歡迎的泰國茉莉香米相同之香氣成分,是國內目前所有水稻品種中首見。
二、嘉大臺南2號(嘉南晶珠):對稻熱病、白葉枯病及褐飛蝨有較佳抗性。一期作生育日數一三○天、二期作一一○天,是中晚熟品種、具良好株型與高產潛力、抗病性佳,因米粒短圓、碾米率與完整米率高、直鏈性澱粉含量較低、冷熱飯口感佳等特點,目前於東部關山鹿野成功地區進行試種,在缺水條件下,整體表現明顯優於當地主流品種高雄139號。
三、嘉大臺南糯3號(嘉南糯寶): 台灣第一個加工與鮮食兼用的水稻香糯新品種,相當具有市場區隔性與發展潛力。本品種屬於極早熟長粒型香糯,由具有在地特色的阿里山陸稻收集系CD3(父本)與帶有香味基因之稉稻品系南稉育982055號(母本)雜交選育而成,適合一、二期作種植。本品種之極早熟特性可減少三十天灌水天數(節省二十七%用水量),不但具有節水功能,還能降低二期作部份東北季風較強的地區之種植風險。可以直接蒸煮製作成米糕、油飯或粽子,米飯有香氣,質地細膩,外觀油亮光澤、口感Q彈;加工製作的湯圓與麻糬帶有甜香,風味獨特,是加工與鮮食皆可應用之糯米品種。
未來節水稻種植的推廣計劃
水稻是全球三大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也是超過半數人口的主食。面對氣候變遷下全球的稻作生產,對兼具抗病、省肥、節水效益,與優良食味品質的環境友善型水稻新品種開發,會成為全球重要的課題。
展望節水稻未來在台灣和全球推廣種植的計劃,可從下列幾個方向來施行:
一、成立節水稻研發獎學金,持續改良精進節水稻、環境友善型水稻的品種特性,生產過程之碳排盤查與低碳栽培模式建立,擴大栽培面積與生產效益,招募更多年輕夥伴共同投入科技研發與營養成分分析及行銷推廣。
二、積極導入環境友善的國際或國內認證機制,短程計畫如申請國內產品碳足跡標章、TGAP農產品產銷履歷驗證;中程可申請如Global GAP 全球驗證、SRP (Sustainable Rice platform)認證等等。
三、市場通路決定生產端,希望透過碳排盤查與環境友善的生產體系建立及驗證,將優質的農產品介紹給企業界與一般消費者。環境友善栽培體系下,省水、少肥、少農藥的低碳栽培,對環境與消費者健康有很大助益。
農藝人生生不息的志業傳承
黃文理表示育種的工作很乏味、很孤單,如果沒有一種信念、一種堅持,真的很難持續下去。黃文理上課時常會跟農藝系的學生說「We feed the world(農藝人的使命是餵養全世界)」,這是何等的雄心大志,不斷學習新的科技與新思維導入育種技術,品種的改良可說是農藝人最大的天職。
而且新科技可以協助育種人員更精準地挑選「對象(精準育種)」,但育種家的舞台還是在田間,實驗室中的分析做的再多,還是需要到生產的現場被驗證。
「市場之所欲、常在我心」,選育產業上需要(政策上)、市場也想要(消費者與米廠)、農友也願意種的品種,尋找稻作產業新定位,是他的理念與目標。
黃文理博士很感謝所有合作夥伴與曾經幫助過他們的好朋友們。團隊累積了許多年、許多人的共同努力與付出,才交出今天這份成績單,尤其是這三個新品種的共同育種人劉啟東老師、羅正宗分署長與陳榮坤分場長,還有嘉大食科系馮淑慧老師及這些品種選育過程中共同分擔各項任務,參與這個計畫超過五十位的同學們。感謝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全力的協助與支持,歷任場長、尤其是嘉義分場的夥伴們,也感謝其他所有合作的試驗改良場,感謝農糧署計畫支持及嘉大的支持與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