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時事綜合

美國主導北約東擴 打造經濟軍事抗中陣線

文/陳建維 

二○二三年北約峰會,基於烏俄戰爭持續延燒加上美國強烈要求,以德國為首的十一個盟約國表示將同意國防支出拉高到GDP的二%,顯示有更多盟國願意加強鞏固北約軍事力量。而不同於去年聚焦烏俄之戰,今年峰會的會後公報首次以中國大陸為題,表示其「公開的野心和強制性政策」已經嚴重挑戰了北約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並措辭嚴厲的表達中國大陸與俄羅斯的合作伙伴關係。

公報中也直指中國大陸使用政治、經濟和軍事工具來增加其在全球的影響力,漠視並挑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同時認為中國大陸對本身的戰略、意圖和軍事建設保持不透明。這份聲明儼然已將北約打造成新一個「抗中聯盟」,如加上甫結束的G7峰會,美國全面完成利用在經濟、軍事上沒有中國大陸參與的國際組織聯合對抗中國大陸,打造出全面化的抗中包圍網。值得進一步關注的是,受邀與會的印太四國日本、韓國、紐西蘭和澳洲(IP4),雖然並非北約所訂之正式盟約國,但卻也分別與北約簽署「個別化夥伴計畫」(Individually Tailored Partnership Program,ITPP,即針對各自情形量身定制與北約的彼此合作關係),甚至北約更擬在東京設立辦事處,此舉也被視為是北約「東擴」至亞太地區。

然而,這樣的動作卻違反了以法國為首、部分歐洲國家及歐盟近年來希望謀求的「戰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政策,從過去德國總理蕭茲、法國總統馬克宏相繼訪陸及雙方所談內容來看,歐洲更希望與中國大陸發展包括科技、經濟、能源和數字政策的多種合作面向,而非如同美中貿易科技戰一般切斷雙方往來。另一方面,北約的基本精神是「共同防衛」而非「共同宣戰」,對於目前致力與歐洲國家推動合作關係的中國大陸而言本就不存在軍事挑釁的空間,反過來說歐洲國家也不會因為北約強硬的措辭,中斷與陸方的合作。

相關文章連結:北約峰會vs白宮高層訪陸:美國大玩抗中與友中之兩手策略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