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綜合財經

ESG背後的真相:公關策略還是真實承諾?

文/林嘉宏

當全球氣候日趨炎熱,不少人問道:ESG真的值得企業追求嗎?特別是當我們看到在美國,一些地方抵制ESG,認為它僅是「覺醒資本主義」的產物,而台灣則秉持另一種態度,認為ESG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究竟ESG是投資泡沫?還是綠色黃金呢?其實ESG不僅僅是一個「漂綠的面子工程」,更是將其納入企業的每一個決策和操作中,進而建立起的企業文化。前陣子國泰航空的公關事故,即使CEO四度道歉,還是不少網友對此不買單,並指出國泰航空是搞歧視慣犯。深入探討,我們會發現它背後其實藏有一個重大的ESG問題,長久以來,企業忽略了ESG的價值和意義,結果導致品牌形象受損,市值大跌。  

如何更好地實踐ESG?  

當不同世代對企業品牌的ESG期望時,他們的焦點和價值觀會有所差異。X世代經歷過氣候變化與環境破壞的衝擊,他們特別重視企業對於「環境保護」的投入。Y世代處於一個夾縫地帶,既經歷氣候變遷,又見證人權與性別議題的演進,對他們來說,品牌不僅應該重視環境,更要支持多元與包容,特別是LGBTQ+ 議題。至於Z世代是在一個社群媒體盛行、文化多樣性日益凸顯的時代成長,更為多元化、平等與包容(DEI)。

其幾個關鍵點如下:

一、 業財融合:ESG不應被視為公司運營之外的附加職能,要真正實現ESG的價值,企業應將其財務與日常業務緊密結合,確保內外價值的統一,例如:榮獲品牌金舶獎項的檜山坊將ESG的實踐融入其產品全生命週期,從原料到回收與重複利用。

二、 AI數位化:AI化和數位化技術是提升企業ESG數據管理披露的關鍵,例如:聯想Lenovo透過數位化平台集中管理供應鏈的ESG數據,確保訊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及時性。

三、與本土議題結合:ESG不僅是滿足全球標準,還需要考慮本地的具體問題和挑戰,例如:台積電慈善基金會首辦「高中職就業博覽會」,逾一萬兩千位學子受益。  

林嘉宏表示應落實ESG的真正意義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