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生活社會綜合

殿堂級的藝術思維  鐫刻「活」的中心思想

文/陳可昕 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陳殿禮教授接任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一職,期望能讓自己所教導的理論,有實踐的舞台。

「作為藝術創作者,除具備個人風格、創新思維,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外,也應著重於社會脈動、人文關懷、美學素養,這些都將呈現於作品上。從人的角度去思維,探討全人概念,其所關心的不單是生存及生活問題,更昇華至對生命的關懷。」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陳殿禮主任認為,這是藝術創作者需具備的修為,而作品乃是思維的載體,創作者藉由硬的載體,闡述軟的思維,進而與觀者對話的過程。    

陳殿禮主任融貫古今中外智慧領會「三生需求理論」,他說道三生需求理論所指生存、生活、生命三個層次,從西方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來看,生存即生理、安全需求;生活即社交、尊重;生命則對應自我實現,用生命去影響更多生命,達到生生不息的循環。而三生需求之於工藝,便是技術、藝術與學術,為求生存而習技術;為品生活而做藝術;為展生命而從學術,旨在將無形的理念,透過有形的實物來傳遞。

除借鏡西方外,更結合東方思維,汲取易經談三的哲學思想,從天、地、人,到探討如何在變易的時代裡,找尋不易,再以簡易的方式與眾人對話。對陳殿禮主任而言,不易等同於根,掌握根便能運用於不同領域及面向。此外,亦對應老子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概念。  

陳殿禮主任與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全體同仁大合影。

忙易「茫」 越忙越要「慢」  

談及接任工藝中心主任一事,陳殿禮主任認為是一種自我挑戰與成長,相比教育,責任更加重大且辛勞,而忙造成「茫」,容易使人迷失,故越忙越要慢,秉持「急,不得,慢,才快,不停謂之快。」的精神來行事。提到工藝的未來,無論是傳承抑或改變,哪怕心急如焚,做法也要慢,不啻文化及教育,要涓涓細流,如此,落到土地上的每一滴甘雨,才會被樹根所涵養,釋放出清澈河水。

身為工藝人、創作家、學者,陳殿禮主任認為在教育方面,蔚為重要的使命是知識產出,亦即建構相對應的理論,若能放諸四海皆準,便有機會被落實。同時也表示,有機會接下主任一職,唯一想做的是讓自己所教導的理論,有實踐的舞台。 王永寧管理博士表示,殿禮主任是我設計學院的博導,他鼓勵學生的名言「不停謂之快」,對做學問可謂是一針見血,真實與深入從表象到實相,對治學與管理深深符合「易經」陰陽之道,這就是殿禮老師給學生的啟示。  

「活工藝,工藝活」只有為工藝產業注入活水,才能形成正循環。

將「活」注入工藝 成福式風格引玉之磚  

「活工藝,工藝活」是陳殿禮主任一直以來想倡議的定向,讓工藝產業走出全新的活,令生活充滿工藝,進而產生工藝活,形成正循環,以活絡產業。而更深層的概念為「三生有幸,無三不成禮」,禮乃規準,而禮的中心思想是個「活」,陳殿禮主任期許自己能將活水帶入工藝產業,並強調器用之美,生存層次用有、生活層次用好、生命層次用無。 擁有公司管理二十八年的投資者與經營顧問,以文會友的文化共好者林儀副教授表示,深刻體會殿禮主任對於台灣工藝文化底蘊的推動是以身作則的行動派,尤其在市場的拓展與品牌的擴散上,更是不遺餘力。 從歷史洪流看台灣文化,能以「混」字囊括,東西融合是優勢,但也意味著定義台灣文化的不易。對此,陳殿禮主任提出「Formosa Style 福式風格」,嘗試並邀請大家來定義何謂台灣文化,不直接下定論,是為賦予福式風格保有「活」的彈性,而要活就要「讓」,唯有如此方能取得共識,再到共事,最終成就「活」。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