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士傑
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二○二二年壽險業資產占整體金融機構比重達三三•七二%,顯見人壽保險商品已成為社會大眾生老病死風險管理與退休理財的重要工具。
壽險業二○二二年稅後獲利一四三六億餘元新台幣,是資本市場中控股母公司的重要獲利來源, 二○二六年將因適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 17),必須更詳實揭露獲利來源於財務報表,當期損益將呈現保險服務結果與財務投資結果。 保險服務結果包含保險理賠損益、風險調整(RA)攤銷、已實現契約服務邊際(CSM)與費差損益,而財務投資結果為利差(損)益。基於保險給付時間的不確定性,保險服務與財務投資結果將涉及最佳估計負債(BEL)因貨幣時間價值與精算假設變動之調整,而投資收益又必須考慮折現率成本與匯兌損益變動,解讀壽險公司盈收對於企業風險管理尤其重要。
倖存者偏差
能夠透過上述財報數字辨識風險成為重要課題,如同著名管理案例,二戰期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亞伯拉罕‧沃德教授將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納入考量,檢查執行任務返航飛機所受到的損壞,建議在發生損壞最少的區域增加裝甲配備,因為完全沒有彈孔的地方,一旦中彈就沒有返航機會,因此不會出現於研究樣本。風險管理的功能即在事前管理企業可能之風險,透過有效辨識與衡量,而不僅只是對顯而易見或是可清楚衡量的損失進行分析。
資訊不對稱
相較於倖存者偏差,資訊不對稱是另一個市場交易常見的風險,二○○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家喬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曾發表「檸檬市場:品質不確定性與市場機制」(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論文,在賣方比買方擁有更多資訊的市場中存在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現象中,以檸檬比喻瑕疵的二手車,因為買方不知道該買哪一輛,所以出價較低,結果屬於優質的桃子車賣家將卻步,最後選擇退出二手車市場,買方買到檸檬車機率因此增加,壓低二手車價格後,桃子車也不可能以合理應有價格出售,造成市場中劣幣驅逐良幣的負面現象。
對於市場普遍存在的倖存者偏差與資訊不對稱,企業若能夠善於透過財務數字與科學方法提早掌控風險,將有助永續發展,以下分析壽險業保險服務結果與財務投資結果對於商品發展之影響。
依據IFRS17的保險負債評價,壽險公司預收保費後的責任準備金評價,將按履約現金流(FCF)並依據機率加權計算最佳估計負債(BEL),以反映貨幣時間價值(TVM)和與未來現金流相關之風險調整(RA)及契約服務邊際(CSM)。CSM是契約簽訂時之初始獲利,依據保障單位(Coverage Unit)計算基礎,隨契約期間經過釋放至保險收入,若虧損則需即時認列,並與RA一併進入綜合損益表之保險服務結果。
而BEL初始折現率計算利息費用依照歸類不同,可採取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FVTPL)或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FVTOCI)呈現負債變化結果,如果歸類FVTPL則進入財務投資結果,若是歸類至FVTOCI則僅反映至權益,折現率變動影響數同樣依照分類呈現變化結果,合約過去及當期服務相關的現金流變動則進入保險服務結果;財務投資損益與保險負債之利息支出的合計則呈現於財務投資結果。
影響保險負債最主要因子為折現率(Discount rate),衡量負債的折現率涉及流動性溢價,高流動性溢價可能導致較低之BEL,但也會被較高之CSM所抵消,反之亦然。負債的時間價值則依據市場殖利率曲線計算,殖利率曲線代表市場報酬率與債務證券到期時間關係,折現率應與現金流及市場可觀察之金融資產評價一致,但對非流動負債則給予流動性溢酬。(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教授、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理事長、開發金控/中國人壽獨立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