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醫療

從行醫到育醫,陳宗鷹教授的醫者人生

《麻醉醫師的多重宇宙》新書分享會

文・圖/慈濟醫療法人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慈濟教育志業王本榮執行長(前排右三)、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前排左三)、慈大醫學系系主任陳新源醫師(前排左二)等,都來參加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宗鷹(前排右二)《麻醉醫師的多重宇宙》新書分享會。

臺灣水牛精神 培育最佳生命守門員

慈濟醫療法人林俊龍執行長特地錄製影音來祝福,他感恩陳宗鷹以鄉土臺灣的水牛精神,帶領麻醉部、醫學院向前衝,積極提攜後進,把許多醫學生、醫師送到海外參加研討會、培訓等,更促成慈大醫學系獲得TMAC(醫學院評鑑委員會)評鑑的好成績,對慈濟大學、也對東部醫學教育,貢獻非凡。「這本書,值得醫師後輩及將來從事醫學教育的工作者效法、學習。」

專業是麻醉醫師的陳宗鷹,也是手術房裡最重要的「生命守門員」,各項生理數據牽動著病人生死,更需要即時處置。他曾執行連體嬰分割手術等高難度麻醉,並搶救惡性高熱等罕見併發症。王本榮執行長提及,成為一個麻醉醫師並不是容易的事,「麻醫向來是No pain, no gain;病人No pain(沒有疼痛辛苦),他本身no gain(沒有獲得掌聲),麻醫永遠是戴著口罩的無名英雄。」

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暢談陳宗鷹在人才培育上的努力,多年前,便讓麻醉部的教學型主治醫師從兩位提升到八位。「在教學上,他真的是無名英雄,很感恩他的付出,他讓這些人才能守在花蓮慈院這個偏遠地區。」

陳宗鷹院長感恩一路成長貴人相助,也將繼續為醫學教育努力、培育更多具備專業又懂得「感恩、尊重、愛」的未來醫師。

受助自助 回報社會

自幼在彰化鄉間跟著爸爸種田務農的陳宗鷹,小學便要帶著兩個更年幼的妹妹,到金紙工廠打工。放學後繼續「家庭即工廠」,全家一起串珠、包裝襪子,儘管生活不乏刻苦勞動,他依然奮鬥不懈、考上公費醫學生。

大學時期,父親重病,籌不出醫藥費,陳宗鷹至今感恩當時「快樂兒童中心」的工作人員一起為他籌款、挺過難關。始終惦念恩情的他,大學時期即挪出更多時間去陪伴低收入社區的孩子讀書、打球,爾後不僅長期捐款,也陪伴許多生命遇到關卡的醫學生。

陳宗鷹笑說,他是被師兄黃顯哲醫師騙來花蓮慈濟醫院的,如今來到花蓮已20年。回首過往,他曾與陳英和院長合作許多骨科的艱困手術,像是嚴重的僵直性脊椎炎,最難的便是困難插管。

陳宗鷹(右二)臨床教學,教導學生如何使用內視鏡插管。

千言萬語就是一句感恩

陳宗鷹以熱忱投入醫學教育,優異的辦學成果獲各類評鑑的肯定。在花蓮慈院,他以完整培訓計畫,讓住院醫師、麻醉護理師突飛猛進,提升照護品質,更大幅改善病人術後容易產生的低溫、噁心嘔吐等症狀的比例。他所推動的「東區麻醉月會」,邀請臺灣及國際權威醫師客座指導,透過定期研討,帶動並提升整個花東的麻醉臨床品質,更讓他獲得「花蓮縣醫療奉獻獎的殊榮」。

陳宗鷹感謝一路成長過程受到很多人的幫助及多位師長的栽培,種種際遇讓他想成為更好也更有能力的人,好回報社會。「一路走來,很多感觸,千言萬語就是一句感恩。平凡的我們,會一直『做好該做的事』。」朝著醫學教育的理想,陳宗鷹與同伴一起培育出更多懂得「感恩、尊重、愛」的未來醫師,一起展翅,翱翔在大山大海的東臺灣。

《麻醉醫師的多重宇宙》書封。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