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科技財經

本市場要跟上台積電的國際化

文/陳錦稷

台積電將成熟製程複製到美、日、歐設廠,2奈米及以下的先進製程則繼續留在台灣,台積電全球佈局與本土升級的雙元戰略清晰。如同盆栽樹長大需要換盆,隨台積電股價攀升,台灣資本市場規模雖隨之成長,但仍遠不如輝達、超微這些美國掛牌的股價與本益比表現。展望未來,讓台積電營運、籌資與管理活動能繼續留台灣,就要讓台灣資本市場更加國際化。

台灣的交易所與全球主要交易所對接,尤其對接美國交易所最為重要,畢竟美國股市市值高達五十‧八兆美元,幾占全球股市市值逾半。機遇之窗在於將資本市場 合作議題,納入「台美二十一世紀經貿倡議」,以「強化台美雙方投資及貿易」的目標,尋求與美方合作。

「護國神山」台積電二月盛大慶祝熊本新廠落成,預計今年第四季投入量產,全球佈局邁向新里程碑。創辦人張忠謀親自出席,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預錄影片致詞,顯見台日雙方都對台積電熊本廠有強烈期待。自美中科技爭端、地緣政治動盪,半導體產業被各國視為國家安全等級的重要戰略物資。疫情管制造成生產中斷,晶片短缺更讓供應鏈韌性與安全受到重視。隨供應鏈的重組,跨國企業在投資、生產與貿易區位選擇決策上,一改過去強調即時與效率,轉為更注重風險分散、資訊安全與友好國家之間的經貿整合等多重考量。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受到各國政經領袖高度重視。台灣具有產業聚落完整,先進製程領先的優勢,藉由半導體產業對外投資,深化與各國技術合作,建立策略性經貿夥伴,讓台灣在國際供應鏈快速調整,與國際政經秩序重新建構的特殊機遇之中,持續維持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地位。

為滿足客戶對供應鏈風險與韌性考量,台灣半導體業者一改過去產能集中於本土的生產模式,轉變為到海外設廠就地服務客戶。隨著全球供應鏈的重組,生產分工模式也逐漸改變。台積電的全球佈局包括擴大生產基地、投資研發,並與各國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持續深化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位置。

近年來台積電陸續至日本、美國與歐洲等地設立生產據點,全球佈局,分散製造,降低對單一地區依賴,有助於分散地緣政治風險。特別是美中科技競爭對峙的局勢下,台積電的海外生產,避免受貿易或技術轉移限制,也避免違反美方晶片出口限制。且分散生產有助於提高供應鏈安全與韌性,降低單一地區一旦面臨疫情、天災,與地緣政治動盪所產生的風險,確保生產穩定。這也順應全球供應鏈重組大趨勢,以更靈活和有效的跨國營運供應鏈,應對全球經濟變動與消費者需求的波動。

除海外的生產佈局之外,台積電也將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留在台灣,同步擴大新竹、苗栗、台中、台南及高雄等地投資,持續擴產或建立新廠,展現深耕台灣決心。其實深耕本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設廠也會面臨地方投資障礙,中長期更面臨水、電等資源,與人力過度集中等問題。原本計劃在龍潭園區三期設廠,量產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卻因當地民眾反彈而放棄。同樣海外設廠也面臨不少艱鉅挑戰,生產成本過高,但當地政府補貼存有不確定因素,當地人才短缺,且工作文化差異大,生產管理有待磨合等,都是需要突破的困難點。

而台灣的資本市場必須跟上台積電國際化的腳步,才能讓台積電的營運、籌資等管理活動,未來能持續留在台灣。台積電股價攀升,但與台積電在美國發行的存託憑證(ADR)仍有高度價差,更遠遠低於輝達、超微這些美國掛牌的本益比表現。台灣資本市場規模雖然也隨台積電股價而擴大,但資本市場的成長不如台積電的市值成長。除了到美歐各大交易所發行ADR、GDR等海外存託憑證的模式外,更需要台灣交易所與日、歐、美等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的合作與對接。藉由交易所的國際對接,來擴大台灣資本市場規模。如何讓台灣交易所對接市值高達五十‧八兆美元,占全球股市市值逾半的美國股票市場,需要有充分的準備,制度面與法規的整備,尤其是匯率進一步自由化的改革決心。

難得的機遇之窗在於將台美資本市場合作議題,尋求納入「台美二十一世紀經貿倡議」中,以「強化台美雙方投資及貿易」的政策目標,尋求與美方的合作機會。 台灣正處在一個快速變動的時代,前瞻科技的快速發展,帶來人工智慧AI、智慧車、高速電腦運算,與量子科技等新世代科技應用的成熟與商業化,另一方面傳統的地緣政治、戰爭與極權政治帶給全球風險日益升高。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重組是挑戰也是契機,台灣的資本市場要好好善用產業聚落完整的戰略地位,隨之國際化走向世界。展望台灣經濟的未來,研發、創新是硬實力,民主制度是軟實力,把握機遇,推動制度變革則是巧實力。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