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文/陳雨鑫
主動脈剝離是一個相對罕見的疾病,若發生,致命率極高,誘發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已知有高血壓、先天性主動脈窄縮、馬凡氏症、懷孕或胸部外傷等。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副主任、林口長庚巨量資料及統計中心主任陳紹緯透過台灣健保資料庫分析,找出台灣主動脈剝離患者的關鍵風險因子「家族史」,以及研究主動脈創傷手術優化方式,並追蹤主動脈剝離患者術後的用藥風險。
主動脈剝離與家族史有顯著相關 增6.82倍風險
陳紹緯表示,運用國內健保資料庫,採取雙臂設計(Two Arms Design)方式,以斷代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與世代研究(Cohort Study)相互印證的方法,分析國內主動脈剝離的患者,發現家族病史會顯著增加一等親家族成員發生主動脈剝離的風險,與常人相比,增加6.82倍。
也因此,對病人和家屬而言,家族史是否影響主動脈剝離風險相當重要。他提醒,有主動脈剝離家族史的民眾,應盡早至專科門診追蹤檢查,平日也要嚴格控制血壓,並及早戒菸改善不良生活習慣,若有主動脈病變應積極接受外科治療。
如果去除已知的先天性基因缺陷性症候群,如馬凡氏症等,遺傳因素占比仍超過一半,如果是具有家族史的主動脈剝離的患者,發病年紀相對於一般人輕。該研究發表於2020年的《美國心臟學會期刊》,並列為主編百大精選文章。
除了運用健保資料庫找出風險因子以外,也從健保資料庫分析執行傳統開放式主動脈創傷手術與新式的血管腔內主動脈瘤修復手術(TEVAR),患者術後死亡率的差異。陳紹緯說,針對手術後的短期死亡率,TEVAR比傳統開放式手術,有更好的長期預後結果。而動過主動脈創傷手術的患者,多會擔心長期後再手術可能會有不良結果,傳統手術與TEVAR需要再次手術的機率,兩者並沒有差異。
主動脈剝離藥物治療與藥物使用風險
評估分析主動脈剝離患者術後用藥的效果,陳紹緯分析健保資料庫,4275名A型主動脈剝離修補手術的患者,術後一年的用藥,使用乙型拮抗劑可降低死亡率,心血管併發症及再住院,且手術後一年內嚴格使用乙型拮抗劑的病人有更好的長期存活。
延續性主動脈剝離(包括A型主動脈剝離及B型主動脈剝離)的藥物研究,發現這群人發病後使用乙型拮抗劑,血管收縮素轉化抑制劑或受體阻斷劑,同樣可降低死亡及再住院,而ARB相較於ACEi有較佳的效果。
另從健保資料庫分析3萬多名主動脈剝離的患者,發現使用口服氟喹諾酮類(FQ)抗生素會增加死亡及主動脈相關併發症的風險。美國FDA在2018年僅警告主動脈剝離的高危險族群使用FQ會增加發病的風險,並未針對已經發病的患者,說明使用FQ是否也會增加危險,該資料研究分析顯示,已經發病者也具同樣風險。
The decis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incision
陳紹緯說,投入心臟外科,是一件極具有「挑戰性」的事,站在手術台動輒4小時起跳,開刀的過程所有的決策都得快狠準,每個決策對於患者而言都是「生死關頭」。不僅是自己在手術台的決策,關鍵的協助決策,也展現在他與患者之間。
自己雖是一位外科醫師,現在有不少需要支架治療的患者,也會尋求心臟外科醫師的協助,很多時候患者來就診時,並不需要動刀,只需要使用藥物即可獲得很好的控制,但患者來到外科門診,內心多少都已有「動刀比吃藥好」的念頭。
陳紹緯說,心臟手術可大可小,不是傷口開得愈大愈不好,也不是傷口愈小就愈好,像是心臟矯正手術,是以內視鏡處理,很多醫師會強調「傷口愈小愈好」,但傷口小會限制醫師的視野,反而會增加手術的風險,比起微創與否,醫師更重視如何依據每位病人不同的「手術風險、病況程度、病灶位置」,給予最適合的治療。
年紀較大、身體狀況特別不好的患者,選擇微創手術有助於降低手術風險;但如果患有多種心臟疾病者,或是升主動脈瘤或是重度冠心病、複雜性瓣膜疾病,因為手術複雜度相對高,選擇微創未必能達到最佳效果,反而有增加二次手術的風險,此時,傳統開胸才是對病人最有利的選擇。陳紹緯表示,決定做哪一些手術,或是患者最適合哪一種治療,才是外科醫師最需要協助患者的事。所以才會說「決策遠比動刀重要」。
陳紹緯說,台灣整體醫療環境不如過往,手術量也比過去少,加上外科手術的工時長、風險高,來到他面前的,都是最難、最具有挑戰的疾病,但當患者完成手術,健康離開醫院,他非常有成就感,這是讓他持續在心臟外科接受挑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