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醫療

《113年度外科醫學會年會系列報導20》

中醫大附醫發展細胞治療 異軍突起

文/邱文通

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在2019年6月成立細胞治療中心,推展特管辦法相關的臨床服務,積極研發與啟動多項多中心的臨床試驗,以成為臨床服務與創新研究並重的標竿細胞治療中心自許。

在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展期中,中醫大體系聚焦長聖生技異體免疫細胞mRNA CAR-T和技轉聖安生醫的「HLA-G靶向性外泌體抗癌藥物」(SOB101)開發平台。中醫大附醫院長周德陽表示,mRNA CAR-T新藥已獲得美國FDA核准,將肺癌、乳癌、大腸癌等進入人體臨床試驗,有助於未來癌症精準治療,嘉惠更多病友。至於SOB101技術平台可為不同癌症量身訂做,且奈米等級標靶外泌體藥物之製程開發,其技術門檻有別於一般不具標靶之外泌體。

周德陽院長說,現行6 種CAR-T產品,多以病患的自體免疫細胞進行基因改造,再回輸病人體內來對抗癌症,對末期癌症病人來說,經常因為無法等待細胞產品長達 2 個月製程而緩不應急,再者癌症病人本身免疫能力不良,其免疫細胞品質通常欠佳,常常無法順利製成細胞產品;加上末期癌症病人血液都有正在轉移的癌細胞,容易汙染自體 CAR-T 產品,何況運用病毒來作基因改造製作 CAR-T 細胞,也有突變風險,恐使病患增加罹患其他癌症的機率。

基於上述臨床困境,中醫大附醫專家團隊開發的多靶向、多功能CAR.BiTE-γδT免疫細胞治療,是透過可以異體移植的通用T細胞,結合多種實體癌症的免疫治療標靶療法,有如「子母炸彈」齊力剋癌。此新型奈米抗體基礎 CAR.BiTE 搭配 γδT 細胞,更具有「即使癌症靶點變異或丟失、抗原異質性也逃不掉」等重要特質。

周德陽院長指出,相較於傳統自體 CAR-T 需要2個月時間製備,異體移植 CAR.BiTE-γδT 細胞在病人檢驗完成當天馬上使用,更有機會搶救晚期癌症病人,而且異體多靶向免疫細胞治療費用,大約只要自體CAR-T的五分之一。

此外,2015年,台灣大學沈湯龍教授與美國康乃爾大學David Lyden團隊的共同研究,證實癌細胞在進行癌轉移前所分泌的外泌體軌跡,與早期預測癌轉移的路徑相符,及早對病人施以適當的預防或規則治療方針,可減低癌轉移的機率。也因此,中醫大體系依不同適應症開發一系列「具標靶」外泌體藥物SOB101 ,將搭載的小分子、核酸及蛋白質藥物更有效、安全地送到患處,此為亞洲領先智慧型外泌體,預期將比現行藥物更能有效攻克難治腫瘤細胞,提高藥物的療效性及用藥安全性,並使得癌症的治療更準確、更有效用、副作用更少。

周德陽院長回憶說,大概十多年前,大家對細胞治療不看好時,我們就想到這是另外一個很值得突破的醫療領域,這十多年走過來,終於證明那時的想法是對的,尤其四年前特管法開放之後,臺灣的細胞治療已經大步邁前。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