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社會財經

石化產業創新轉型走出未來

文/李振麟

石化產業

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溫室效應改變地球大氣層結構,導致氣溫節節上升,天災不斷。「氣候變遷京都議定書」中,明確規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碳排放量多寡,期待在二○五○年減量至五十%為目標。傳統上高碳排放量的石化產業,將首當其衝,直接面臨幾項重大挑戰:

  • 全球減碳議題高漲,國際環保壓力下,高碳排放量的石化產業,順勢成為各產業關注箭靶,到底要如何在生產過程中減少二氧化碳的碳排放量或者是研發出「低碳產品」,成為石化傳統產業最大的挑戰。
  • 中國大陸過度開發新產能,市場消費需求有限,在供過於求的壓力下,迫於低價搶食外銷市場,擾亂市場正常價位,對於製造廠商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衝擊影響。
  • 台灣法規上對於石化產業有著獨特的環評規定,計畫是否成立,「環評」具有絕對性的裁量權,而不是由行政機關來審核評估。行政裁決採取環評的意見,這項政策與全球各國的環評制度不相同,因此也增添了許多複雜因素。如「國光石化」和「六輕五期」計畫提出後,都遭受到環保團體以「二氧化碳」排放量問題提出杯葛,導致停滯中斷。
  • 長期以來,「化學工業」本就是歐盟的產業基礎,然而化學工業發展史上,技術領引著全球石化工業,近年歐盟制定了「REACH」、「ROHS」等環保法規,對於石化業的未來發展造成重大影響。
  • 環保規範REACH 法案,也就是「化學品註冊、評估,授權許可、限制」等相關法案,其明訂進入歐洲市場的化學產品,皆須依照進口商品的情況進行「註冊」、「評估」、「許可」、「限制」等措施。
  • 歐盟在ROHS 指令部分,要求生產商符合歐盟委員會決議即「生產商應建立技術文件」,以及文件體現產品是否符合相關要求。

近年來,石化產業因應轉型之道,規劃採以「AI人工智慧」與「新世代化學進程」來推動,擴大天然氣以及生質能源使用,例如風力發電、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不僅設法改善能源使用效應,也藉由循環經濟來降低二氧化碳,期盼在二○三○年達成初期低碳,二○五○年達成淨零減碳目標。

生質能源方面,受惠於太陽能光電運用以及製鞋業旺季,EVA及ABS等石化原料價位推升,營運收益表現佳。另一方面在高油價下推升基準產品價位,「標普全球評鑑」表示,在乙烯利用率回升下,未來一年石化產業將有所好轉。儘管市場需求仍持續低迷,大多數亞洲製造商在產品結構和業務部門規畫上,都已朝向多元化轉型。

台灣石化產業搭配「AI人工智慧」、「大數據智慧應用」,「綠能材料」,「材料節能輕量化」以支援半導體關鍵性零件發展,營運業績看俏,另一方面,也同步規劃減塑政策,發展「環境友善材料」以及推動塑膠、橡膠等廢棄物資源再循環利用,朝向「產業結構轉型」。今日迎合高齡化社會,相關於照顧、復健、運動、醫療等健康項目發展,產品方面皆以「綠色材料」應用為研發主導,執行環境永續發展,協助企業走向高質化轉型。

石化傳產在轉型策略上,首先成立「高科技材料」研發中心,在目前有限資源下,兼顧「經濟」與「環保」雙重方向並行,協助業者朝向高值化循環經濟;另一方面,石化產業亦可搭配半導體產業,研發主要的關鍵材料,促使其與半導體產業相結合,鞏固市場競爭力,奠定台灣石化產業的專業根基。

相關文章連結:台灣傳統產業轉型重塑   再現風華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