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生活社會科技綜合財經

十大傑出女青年陳縕儂

與機器對話 台灣站上AI浪潮

AI已是未來人類的主流科技之一,而引爆AI浪潮的應用,正是OpenAI推出的ChatGPT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其中的核心正是「對話處理技術」。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副教授陳縕儂年僅30餘歲,卻是對話處理技術的先驅與權威,研究專長包含語言理解、對話系統、機器智慧以及自然語言處理。她率領的團隊多次奪得國際重要資訊比賽獎項,發表的論文亦屢屢被引用,大幅提升台灣學界的能見度與影響力,並獲選為第26屆十大傑出女青年。

中華民國歷屆十大傑出女青年協會6月28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中華民國第26屆十大傑出女青年頒獎典禮」,由立法院院長韓國瑜出席為第26屆十大傑出女青年頒贈「金鳳獎」獎座,鼓勵本屆女傑在其專業領域之精彩貢獻,並對性別平權、女性力量的表達高度重視。選拔委員會主任委員暨中華民國歷屆十大傑出女青年協會理事長邱淑媞表示,本次的選拔主軸為「永續不凡- 無限 女子」,用意在彰顯年輕女力於達成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議程之時代意義。

屢獲國內國際重要研究獎項

陳縕儂就讀台大資訊工程系,取得學碩士學位後負笈美國電腦科學領域排名第一的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攻讀電腦科學語言科技碩、博士學位。畢業後,她先赴微軟研究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於2016年時放棄高薪返回母校任教。

台大資工系副教授陳縕儂是知名的人工智慧語言處理專家。

她也是台灣首位致力於讓電腦與人類進行雙向對話、互動的學者。2017年獲頒Google Faculty Research Award,為台灣第2人,亦是當年得獎者中唯一來自亞洲的專家;2020年,她再獲鼓勵具影響力研究者的Amazon AWS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Award,在13名得獎者中,僅有3名來自亞洲。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台灣文化、語言的獨特性,全球尚無理想的繁體中文為主的大型語言模型,為了填補此空白,陳縕儂帶領學生團隊開發台灣本土文化的對話模型Taiwan-LLM並開源供大家使用,目前已有多家台灣企業導入到作業場域中。

專長電腦科學語言的陳縕儂坦承,她人生最大的卡關也在語言,「申請博士班的時候我托福連考5次都沒過90分,英文聽、說能力超遜的。」所幸卡內基美隆大學給她機會讓她從碩士班讀起,才有這位AI對話專家的誕生。

致力促進台灣產業智慧轉型

在對話處理技術的卓越成就,讓陳縕儂獲選為IEEE(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 Speech and Language Technical Committee(SLTC)的委員,不僅為台灣第一人,且已連選連任,證明她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與學術影響力。

除屢獲國際研究獎項肯定,她也囊括多項國內研究獎項,先後獲頒科技部愛因斯坦年輕學者獎、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年輕學者創新獎、台灣傑出女科學家新秀獎、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李國鼎青年研究獎等獎項。

研究成果豐碩,陳縕儂亦認真指導後進。2018年,她所指導的建國中學科學班學生,先後奪得義大利科學博覽會金牌獎、耶魯大學科學及工程特別獎;而在2021年Amazon Alexa Prize TaskBot全球競賽中,她所指導的學生團隊,從眾多競爭者脫穎而出,躋身最後獲選的10強隊伍,與賓州大學、卡內基美隆大學等國際名校並列,團隊也勇奪初賽冠軍,更是碩果僅存的亞洲隊伍。

她更參與多種型態的教學、培訓,加速台灣各大產業的智慧轉型。例如在台灣人工智慧學校開課、受邀至企業講授AI、錄製線上AI課程,並將在台大開設的AI課程錄影後公開在YouTube頻道上,現已累積逾300支影片,幫助民眾系統性地了解這個重要的科技。

陳縕儂指導的學生團隊時常在國內外的比賽中斬獲佳績。

提升全民AI意識

育有兩子的陳縕儂,深刻體會女性在職場上的艱難處境,她積極透過不同管道推動性平意識,例如到企業單位講述科技女力、在校內推動性平政策、到北一女中、台中女中、高雄女中等女校演講,用自身的經歷鼓勵女學生不需受到既定刻板印象影響,勇敢追求自己的志趣。

未來,除了繼續開發AI對話技術,陳縕儂更希望可促進強化全民的AI意識,繼續協助台灣產業智慧化,讓台灣在全球AI浪潮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