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時事社會綜合

從威爾明頓到華盛頓:美國內部分裂如何重塑全球秩序

美國需化解內部分裂  恢復社會信任和政治穩定  方能維持領導地位

文/蔡鎤銘

威爾明頓事件、烏克蘭戰爭、美西戰爭及冷戰後的美國外交政策,無不反映出一個真理:內部分裂與外部挑戰密不可分。本文將深入探討美國自建國以來的歷史對立,如何在當前時代激化成危機,並威脅其國際領導地位。

威爾明頓的白人至上主義政變到二○二一年國會大廈襲擊,再到烏克蘭戰爭中的支持策略,美國的內部分裂正逐漸重塑全球秩序。

威爾明頓事件  突顯政府的不作為

一八九八年十一月十日,北卡羅來納州威爾明頓市發生了一場由白人至上主義者策劃並實施的政變。這次事件常被稱為「威爾明頓暴動」,但實際上是一場有組織的武裝起義,目的是推翻由黑人和共和黨人主導的市政府。在十九世紀末期,威爾明頓是南部一個多元化且經濟繁榮的城市,黑人佔據了該市人口的五十六%,並在政治上擁有顯著的影響力,包括市長和其他市政要職。

然而,這種政治和經濟上的進步引起了當地白人至上主義者的不滿,他們組織了一個武裝團體,襲擊了威爾明頓的市政府,迫使市長和其他市政官員辭職,並任命自己的領袖擔任市長。這次暴力事件導致大量黑人居民被驅逐出城,財產被掠奪和毀壞,並造成多起死亡。這次事件和二○二一年一月六日針對華盛頓聯邦國會大廈的襲擊有許多相似之處。兩次事件中,激進的群體試圖通過暴力手段推翻合法政府,並強行改變政治權力的分配。

在威爾明頓事件發生之前,美國第二十五任共和黨總統威廉·麥金利和北卡羅來納州州長丹尼爾·林塞·拉塞爾都獲得了有關即將發生暴力行動的詳細情報。然而他們都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他們的無所作為使得白人至上主義者得以輕易地推翻市政府,並製造了大規模的暴力和混亂,不僅反映了當時美國政府在面對種族暴力問題上的無力和冷漠,也顯示了白人至上主義在南方政治中的深遠影響力。

美國帝國主義的影響

美國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擴張行為,特別是對新獲得殖民地的統治,帶來了嚴重的人權困境和對帝國主義的深刻反思。美西戰爭後,美國面臨如何對待新獲得的殖民地居民的問題。美國無法簡單地將合眾國憲法中的基本人權原則應用於殖民地,導致了對殖民地居民人權的忽視和侵犯。而美國的帝國主義也引發了國內外的廣泛批評和反思。被譽為「冷戰之父」的外交家和歷史學家喬治·肯南在其著作中指出帝國主義可能會對美國自身產生負面影響。這種對帝國主義的反思揭示了美國外交政策中的矛盾:「一方面試圖推廣自由和民主,另一方面卻進行了擴張和殖民統治」。

冷戰及其後的政策轉變

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外交政策發生了重大轉變,確立了防止歐洲專制化的基調,並通過馬歇爾計劃支持歐洲的經濟復興。為了應對蘇聯的軍事威脅,美國於一九四九年主導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的成立標誌著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承擔了更多的安全責任,並體現了美國對盟國安全的承諾。這種承諾不僅是軍事上的,也是政治和經濟上的,旨在通過集體防禦來維護自由世界的穩定和繁榮。

二十世紀中期,美國的種族政策和主要政黨的角色經歷了顯著的變化。在二十世紀中期,民主黨逐漸成為民權運動的主要推動力量。一九六○年代,約翰·甘迺迪和林登·詹森政府積極推動一系列民權立法,旨在消除種族隔離和歧視。這一時期,民主黨與非裔美國人社區建立了緊密的聯繫。民主黨認識到,推動民權法案不僅是道德上的責任,也是政治上的需要,因為這有助於鞏固其在北方和西部工業州的選民基礎。然而,這一政策轉變也引發了南方白人選民的強烈反對。

因為二十世紀後期和二十一世紀初,美國經歷了顯著的人口變遷,其中最重要的是拉丁裔移民的增加。這一趨勢使得白人在美國人口中的比例逐漸下降,並使種族和移民問題成為政治焦點。共和黨在某些地區利用選民對移民和多元文化的不安,強調加強邊境安全和限制非法移民的政策。因此,川普在二○一六年總統選舉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對白人選民的吸引力,尤其是那些對於種族變遷和經濟全球化感到不安的選民。川普的競選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反映了許多白人選民的情感,他們認為美國正在失去其傳統價值和國家控制。

烏克蘭戰爭的影響  美國內部分裂的危機

烏克蘭戰爭一直是國際關注的焦點,美國在這場戰爭中的支持策略顯示其維持「帝國和平」的努力。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主要包括軍事援助、經濟援助和外交支持。這些措施旨在遏制俄羅斯的擴張,並向全球展示美國對維護國際秩序的決心。然而,美國的內部政治分裂可能對其國際領導地位構成威脅。

美國的種族對立和社會分裂在近年來變得愈發明顯。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和對警察暴力的抗議活動,凸顯了美國社會中深層次的種族矛盾。這些矛盾不僅引發了全國範圍內的示威和騷亂,也在政治上激化了兩黨之間的對立。政治上的分裂同樣表現在對移民政策、槍支管控、性別權利和經濟政策等問題上的巨大分歧,這些分裂使得美國政府在制定和執行統一政策時面臨巨大挑戰,並且削弱了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凝聚力和決策能力。

而俄羅斯和中國大陸等強權國家,利用美國的內部分裂來削弱其國際領導地位。俄羅斯通過網路攻擊、散布虛假信息和支持極端政治運動等方式,試圖在美國內部製造混亂和不信任。中國大陸則通過經濟和外交手段,逐步擴展其在全球的影響力,同時強調多極化國際秩序,試圖取代美國的領導地位。

歷史的對立和未來的不確定性

美國自建國以來,一直存在各種對立和矛盾,這些對立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加複雜和深刻。這些歷史對立往往沒有得到徹底解決,而是以不同形式和新的問題繼續存在。內部美國面臨種族不平等、經濟不平等、政治極化和社會信任崩潰等多重挑戰。這些問題相互交織,外部挑戰則包括來自俄羅斯和中國大陸的地緣政治競爭、全球氣候變化、恐怖主義和網路安全威脅等。

這些挑戰使得美國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美國能否繼續維持其領導地位,取決於其內部是否能夠克服分裂,恢復社會信任和政治穩定,才能在全球舞台上維持其領導地位。如果內部分裂加劇,美國的國際影響力可能會顯著下降,這將對全球秩序產生深遠影響。(本文作者為經濟學博士、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