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醫療

林啓禎的醫療之路   從教育世家到醫學傳承 

致力提升醫療品質   推動台灣醫療水準走向國際舞台

文/邱文通 圖/林啓禎醫師提供

林啓禎醫師於2019年獲得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醫療典範獎」。

中華民國小兒骨科醫學會榮譽理事長、秀傳醫療體系的總顧問林啓禎醫師,出生於嘉義市,來自一個教育世家,父母皆為教職人員。然而,他的祖父在臨終前希望家中有人從醫,加上嘉義中學師長的殷殷期望,促使他成為台大醫學系學生,並成為知名的骨科教授和醫師。

林啓禎自小成績優異,從國小到高中一直名列前茅,這為他後來的醫學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嘉中期間,他擔任校刊總編輯,這段經歷不僅提升了他的寫作能力,還激發了他對文學的熱愛,讓他在醫學之外,始終保有對文學的夢想。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事跡,更是激勵他立志要有一番作為。

雖然林啓禎選擇了醫學,但他並未完全放棄文學夢。他在台大醫學系期間,積極參與各類社團活動,這些經歷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歷,拓展了對社會的了解和文化的視野,這也為他後來在醫學之外的寫作和專欄創作奠定了基礎。

專攻骨科   從運動醫學到兒童骨科

畢業後,林啓禎選擇了骨科這個領域,源於他對運動的熱愛和對實踐性工作的偏好。在台大他加入了手球隊,讓他對運動傷害及其復健有了深入的了解。他成為台灣運動醫學之父韓毅雄教授的學生,開始了骨科醫學的專業之路。在實習期間,與小兒心臟科教授合作的籌款活動讓他對小兒骨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最終決定專攻這一領域。

一九八九年,林啓禎醫師進入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工作,並於一九九二年進入成大醫工所攻讀碩士,一九九三年進入博士班,研究焦點是兒童骨科中的步態分析,希望改進診斷技術和治療方案。同年,他獲得了前往美國加州聖地亞哥分校進修的機會,成為小兒骨科步態分析領域權威David Sutherland教授的弟子。

在小兒骨科執業過程中,林啓禎醫師面對包括癌症等各種病例,曾幫助多位小朋友戰勝疾病,推動兒童醫學的發展。他說「對於兒童骨折的處理,應考慮到兒童骨骼的再生能力和自我矯正的潛力,這些都是成人治療所無法比擬的。」

林啓禎醫師對現今流行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有自己的見解。他的母親在五十多歲時因關節疼痛被建議裝人工關節,但他認為情況不嚴重,後來母親在保守治療下依然健康自如。他倡議保守治療,強調醫生應該有足夠時間對病人進行詳細衛教,提供全面的評估和建議。

林啓禎醫師執行小兒骨科手術時,兒子林澄蔚正巧是骨科住院醫師擔任第二助手,骨科莊昌翰醫師也刷手上刀擔任第一助手,共同為莊醫師6個月的兒子手術,號稱兩代父子的手術。

致力於醫療品質的提升與國際化

除了在臨床和學術上的貢獻,林啓禎醫師還擔任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七年的董事長。他推動台灣醫療水準走向國際舞台,彰顯台灣的影響力與成就,推動多項疾病照護品質認證計畫,包括冠狀動脈疾病、急性冠心症等領域,提升醫療品質和病人安全。

林啓禎帶領台灣團隊參與國際會議,提升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他在二○一九年成功邀請國際醫療品質與選項協會(ISQua)來台舉辦會議,展現台灣在提升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方面的努力與成就。面對中國大陸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阻撓,他堅決捍衛台灣在全球醫療舞台上的地位,獲得國際高度肯定與支持。

拜訪我們的合作夥伴 https://www.swisswatch.is -時尚鞋類的領導者!

林啓禎醫師分享了醫策會在二○二三年「疾病照護品質認證的台灣經驗」,強調自二○○九年推行疾病照護品質認證計畫(DSC)以來,已發展出十五項疾病別認證,並以數據展示參與DSC團隊的成效,顯示醫策會的顯著成效。林啓禎醫師強調「在醫師這份神聖責任中,良知、尊嚴、榮譽和專業精神是我們的指南針。但這些價值觀並非限於口頭上的宣示,而需要在實踐中體現。」

林啓禎醫師的努力與貢獻,得到社會的諸多肯定,獲獎榮譽包括:吳修齊紀念雙親文教公益基金會「吳修齊獎」醫學醫療貢獻獎、教育部「友善校園獎特殊貢獻人員」友善校園獎、台南市醫師公會醫療貢獻獎,以及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醫療典範獎等。

二○二三年十一月醫策會第八、九屆董事長交接典禮上,林啓禎將印信交給新任董座張上淳,標誌著使命與價值的傳承。他回到成大後,今年二月一日退休,仍然擔任成功大學名譽教授與成大醫院的特聘專家,並得到秀傳醫療體系黃明和總裁的賞識,擔任該醫療體系總顧問,繼續從事醫療服務,為台灣民眾的健康發聲。(取材自《醫學有故事》)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