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梵谷的召喚(倫敦篇)

文/張克明 醫師 圖/張克明醫師翻攝

Van Gogh: Poets and Lovers 梵谷展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會有一張「夢想清單」,等待因緣具足的時候,去一項一項完成。在我的清單裡面,看「極光」是我清單前段班的優先選項。為了一圓「極光夢」,我開始上網收集一些資料。網上說,在「春分」,「秋分」的季節,看見極光的機率比較大,所以我選擇了在9月22日「秋分」的時間,遠征冰島。然後,9月26日再搭郵輪,一路從挪威,荷蘭,比利時南下,最後從英國下船。

行程決定之後,一位朋友興奮地告訴我們說,倫敦的國家畫廊National Gallery,為慶祝開館200週年,有一個梵谷特展。從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借展了47幅畫作和14幅素描。這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機會,所以我們就當場決定,早一個星期,先去倫敦,一睹為快。

剛過中秋的倫敦,有點冷簌,但是在英國國家畫廊內為慶祝開館200週年舉行的梵谷特展,正在熱熱烈烈的進行著。畫展從2024年5月開始,每天都大排長龍。雖然採用預約制,但是現場還是人滿為患。
畫展的名字叫「詩人」與「愛人」 (Poet and Lover)。書畫琴棋詩酒花本來就是藝術界喜歡用的題材,所以當初看到這個主題,也沒有注意到這個主題有沒有特別的意思。走進展場,才知道「詩人」與「愛人」其實是兩幅畫的名字。兩位男主角,「詩人」是Eugene Bosch 。他是一位比利時的年輕畫家,與梵谷在1888年相識於法國南部的亞爾 (Arles)。「愛人」Lieutenant Paul Millie 則是位職業軍人,也喜歡畫畫,也是於1888年與梵谷相識於亞爾(Arles),梵谷經常帶他出去寫生作畫。

進門的主牆上,「愛人」在左,「詩人」在右。「愛人」還算英挺,「詩人」明明是畫家,但是叫他詩人,大概也只能猜是情人眼裡出西「詩」吧?記者問策展人,為什麼用這兩個人名字當主題?是不是因為比較有八卦性?策展人強調,因為這次展覽作品,集中在梵谷巔峰創作時期的1888-1890的作品,而這兩位男主角對梵谷這個時期的創作靈感,有重要的影響力。

詩人

欣賞梵谷的畫,首先必需對梵谷的背景有一些了解。梵谷生長在牧師家庭,祖父,父親都是牧師。家𥚃有3位叔伯從事藝術買賣。所以梵谷自幼就有接受宗教和藝術的薰陶,對繪畫產生興趣。15歲時,因為不滿學校老師的授課方式,從而選擇輟學。之後到叔伯的公司工作,做了幾年藝術買賣,也做得有聲有色。但是突然間,他決定追隨父親的腳步,去當傳教士。可惜考試沒能考過。但是他不放棄,最後終於爭取到以代理傳教士的職位,到一個非常偏遠,沒有人要去的礦場當傳教士。當他看到礦工們艱苦的生活環境時,自己也脫下白袍,和礦工們一起生活。在這期間,他用碳筆畫了很多最底層礦工們的生活百態。可惜教會在一年後,認為他不適用,將他解職,因為他們要的傳教士,是傳播福音,不是去礦工受苦。

這年他27歲 (1880年),他痛下決心,要做一位畫家。於是他到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就讀,開始他的創作生涯。梵谷的弟弟Theo 是他一生的貴人,一直無怨無悔的在經濟上支持他。1885年梵谷32歲,他第一次把他的作品送到巴黎去展覽,但是一張畫也沒有賣出去。也是從事藝術買賣的弟弟Theo 告訴他,現在正是印象畫派當道的時候,梵谷的畫太陰沈了,所以賣不出去。所以次年1886,梵谷搬到巴黎,開始觀摩莫內,塞尚等的畫作,學習顏色,深受啓發。但是技巧上,受「點描畫派」影響最大。構圖上則深受日本浮世繪的平面畫法影響,採用2度空間的畫法。1888年梵谷搬到了法國南部的亞爾Arles,那𥚃的陽光充足,梵谷的畫風逐漸成熟,從巴黎找到的色彩,也逐漸明亮。他畫思泉湧,日以繼夜的畫,幾乎每天完成一幅以上的作品,可以說是創作的巔峰時期。

愛人

「詩人」,「愛人」,也都在亞爾時期遇上的。來到亞爾的不久,梵谷終於盼到高更搬來同住。可惜兩人相愛相殺式的毀滅性感情,在一次大爭吵之後,高更忿然離去,留下只剩一隻耳朵的梵谷。不久之後,梵谷也進了Saint-Remy 精神療養院。在療養院期間,梵谷仍然日以繼夜的畫畫,彷彿是用畫畫來療傷一樣。很多傳世作品都是在這𥚃完成的。在療養院住了一年多,在1990年,他決定轉到奧維爾繼續治療他的精神疾病。他不顧一切的畫,像是春蠶吐絲,在絲方盡的時刻,他在河邊麥田𥚃,用一把手槍,結束了自己多乖的生命。享年才37歲。

台灣藝文界具有引響力的侯翠杏教授也特別於梵谷代表作(向日葵)畫作前合影留念

了解梵谷的故事,才能體會他的是怎麼樣的將生命溶入色彩,以火熖般的筆觸,用靈魂去畫他週遭的一切。每一張畫,都是他的心路歷程。扭曲的線條,反應他對生命的熱愛和渴望,和欲訴無路的吶喊。一生畫了二千多張畫,只賣出了一張。一輩子都沒有被當時文藝界肯定的沮喪,加上窮困潦倒,顛沛流離的生活,都沒有讓他放棄過他對繪畫的熱愛,和他堅持獨樹一格的畫風。

梵谷27歲開始作畫,到他37歲結束自己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十年。他的生命,雖然只像曇花一現,但是留下來的是永恆的藝術和懷念。之前在圖片上看了很多梵谷的畫片,但是只有站在原作的面前,才能真正感受到在他一筆一畫的筆觸之間,體會到他看到的生命的真實和寂寞。梵谷是個悲劇性的人物,他也希望被肯定,被接受。然而他得到的只有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擊。他到底是受到什麼樣的傷害,才會自己割掉自己的一個耳朵?是什麼樣的傷害,讓他在一年之後,自己結束他的生命?

不能夠用唯美主義的角度來批判他畫作,因為那些根本也不是他的本意。他的畫風,走在印象派的前面,可以說是表現主義的先驅。對20世紀,特別是野獸派藝術,有深刻的影響。

隆河上的星光

梵谷一生的畫作,有幾個系列,像是鳶尾花系列,向日葵系列,星空系列,麥田系列…. 等等。我最喜歡他的麥田系列,因為顏色上有他最獨特的黃色和藍色。廣大的麥田,像是大地的母親,而麥浪下,有著許多許多人們的故事。顯然梵谷對他的麥田,也情有獨鍾。因為在他奪去自己生命的前一刻,他畫了那張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麥田群鴉」。那張畫,就像垂死天鵝的最後一舞,一生的精華盡露。然而畫面上低壓的天空,成群結隊的烏鴉,已經在預告他的死亡。

走出展廳,已是百感交集。但是這次為了這個特展,專程提早來到倫敦的決定,絕對是正確的。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