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少子化問題已被視為國安危機,各行各業都正面臨這一現象所帶來的衝擊。以教育為例,一般家長依然非常注重孩子的升學競爭,但國內教育體系卻倡導多元學習,以應對未來多變的社會與產業局勢。這種矛盾讓許多孩子在年幼時就背負沉重的課業壓力與才藝學習的負擔,成為無辜的一群。
管樂在亞洲的發展中,日本以其悠久的歷史與雄厚的實力居於領先地位,而近年來,新加坡、馬來西亞與韓國也展現了驚人的進步與亮點。台灣的學校管樂團比賽行之有年,由教育部或各縣市教育局主導,主要針對國中以上的學校樂團或學生個人。為了鼓勵音樂教育向下紮根,台北市近幾年也開始舉辦國小個人組比賽。與團體比賽每一年舉辦不同,國小管樂個人比賽僅每兩年一次,且宣稱是試辦性質。
為了深入了解少子化對國小管樂團未來發展的影響,本刊特別採訪了長期在城市與偏鄉多所中小學任教管樂團的張守莊老師。透過他的第一手觀察,我們得以窺見少子化在過去20年間對北台灣教育環境的演變與現況。以下,讓我們一同來了解這場教育與人口變遷中的故事。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4/12/%E5%9C%96%E7%89%871-banner-%E7%84%A1%E5%9C%96%E8%AA%AA%E6%96%87%E5%AD%97-V2.png?resize=708%2C202&ssl=1)
從管樂團看少子化,當孩子變少,資源或練習變少,還能怎麼做?
張守莊老師在北部三個縣市任教期間,針對少子化對管樂團的影響,觀察到明顯的城鄉差異。在直轄市的學校,管樂團幾乎感受不到少子化帶來的影響;然而,在偏鄉地區,如宜蘭或新北市的偏遠學校,卻面臨湊不齊管樂團成員的困境。有些學校甚至連重奏組都難以找到雙簧管演奏者,主要原因是樂器價格昂貴且師資稀缺。此外,偏鄉學校的學生往往只能使用學校提供的老舊樂器,因為家庭經濟無力負擔新的樂器。
張老師還提到,他在新北市一所偏遠小學指導管樂團時,學校至今連教室都沒有裝設冷氣。暑假訓練期間,學生和老師只能穿著排汗衣,在高溫下進行團練,條件十分艱苦。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4/12/2102BC87-B0BE-4BB1-B8F8-4EF89A6E754B.jpg?resize=708%2C480&ssl=1)
在張老師的經驗中,城鄉之間的教育現實存在顯著差距。在都會區的明星學校看似比較沒問題,但少子化的影響往往推動更菁英化的學習模式。以私立小學為例,家長對課業成績的重視往往超過對音樂或其他才藝的期待。因此,在學樂器與完成課業之間,學生需要充分利用時間。由於學生平日需兼顧眾多科目,加上樂團練習、公演或比賽,時間管理成為重要課題。如果學生缺乏時間管理能力,而教導一般學科的老師又不願為音樂學習讓步,那麼音樂老師就需要展現高度效率,幫助學生快速理解音樂元素,並掌握樂曲的演奏技巧。
少子化下的樂章:一所私立小學管樂團的堅持與啟示
在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小學的管樂團中,老師或指揮經常提醒學生,無論是專心唸書、自主練習樂器,還是全心投入合奏,專注都是取得好結果的關鍵。他們並不希望學生減少完成課業的時間,而是強調效率與時間分配的重要性。
音樂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致力於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所需的知識與技能,讓他們能夠真正享受演奏音樂與合奏的樂趣。除了學業進步之外,音樂還能為學生提供心情的抒發與性情的陶冶。老師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樂團中找到自己的天地。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4/12/%E5%9C%96%E7%89%872-%E5%BE%A9%E8%88%88%E7%AE%A1%E6%A8%82%E5%9C%98%E6%AF%8F%E4%B8%80%E5%B9%B4%E6%AD%B2%E6%9C%AB%E6%9C%83%E5%AE%89%E6%8E%92%E5%9C%A8%E5%AD%B8%E6%A0%A1%E5%A4%A7%E7%A6%AE%E5%A0%82%E5%90%91%E5%85%A8%E6%A0%A1%E5%B8%AB%E7%94%9F%E8%A1%A8%E6%BC%94%E3%80%82%EF%BC%88%E5%9C%96%EF%BC%8F%E5%BE%A9%E8%88%88%E7%AE%A1%E6%A8%82%E5%9C%98%E5%AE%B6%E9%95%B7%E6%8F%90%E4%BE%9B%EF%BC%89.jpg?resize=708%2C390&ssl=1)
通常經過初學階段後,大多數學生都能感受到演奏樂器的樂趣與舞台演出的成就感。為了追求這份喜愛,他們往往願意投入更多努力。他們會為了能夠參加比賽或公演而先完成功課,因為他們深知學業與未來升學的重要性。在這種動力的驅使下,學業與音樂得以平衡發展。
觀察發現,大部分管樂團的團員在中小學畢業後,仍然持續發展自己的演奏興趣。他們積極參與社區樂團或大學樂隊,甚至有不少人加入爵士音樂團體等,並展現出優異的表現。有些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選擇轉入音樂班學習,甚至赴國外進修音樂,攻讀音樂相關科系。此外,成功考入國內外職業樂團的例子也是大有人在,展現出從小音樂學習為他們打下的深厚基礎與廣闊前景。
張老師強調:「音樂比賽是我們每年都必須參與的重要活動,其目的在於透過競爭促進團員的技術快速提升,並以健康的心態面對挑戰,做到『勝不驕,敗不餒』。這種精神正是比賽最重要的本質所在。」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4/12/%E5%9C%96%E7%89%873-2024%E5%8F%B0%E5%8C%97%E5%B8%82%E9%9F%B3%E6%A8%82%E6%AF%94%E8%B3%BD%EF%BC%8C%E5%BE%A9%E8%88%88%E7%AE%A1%E6%A8%82%E5%9C%98%E7%8D%B2%E5%BE%97%E7%89%B9%E5%84%AA%E7%AC%AC%E4%B8%80%E5%90%8D%EF%BC%8C%E9%99%B3%E7%95%8A%E5%AE%87%E6%A8%82%E5%9C%98%E6%8C%87%E6%8F%AE%E6%96%BC%E6%AF%94%E8%B3%BD%E5%BE%8C%E8%88%87%E5%9C%98%E5%93%A1%E5%90%88%E5%BD%B1%E3%80%82%EF%BC%88%E5%9C%96%EF%BC%8F%E5%BE%A9%E8%88%88%E7%AE%A1%E6%A8%82%E5%9C%98%E5%AE%B6%E9%95%B7%E6%8F%90%E4%BE%9B%EF%BC%89.jpg?resize=708%2C390&ssl=1)
今年,台北市音樂比賽中,復興國小管樂團榮獲特優第一名,這是全體共同努力的成果。從家長後援會、人文藝術中心主任,到樂團指揮與各單項樂器的分部老師,大家都感到無比欣喜。多年來,團隊師長彼此默契十足,有效率的訓練方式,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準備。比賽成績的優異,不僅提升了全團士氣,也為招生帶來更多關注與熱度,使樂團得以薪火相傳,持續壯大。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4/12/%E5%9C%96%E7%89%874-2024%E5%8F%B0%E5%8C%97%E5%B8%82%E9%9F%B3%E6%A8%82%E6%AF%94%E8%B3%BD%EF%BC%8C%E5%A4%9A%E4%BA%BA%E7%8D%B2%E5%BE%97%E5%88%86%E5%8D%80%E5%80%8B%E4%BA%BA%E8%B3%BD%E7%AC%AC%E4%B8%80%E5%90%8D%EF%BC%8C%E7%94%B1%E6%A0%A1%E9%95%B7%E8%BD%89%E9%A0%92%E7%99%BC%E6%95%99%E8%82%B2%E5%B1%80%E7%8D%8E%E7%8B%80%E3%80%82%EF%BC%88%E5%9C%96%EF%BC%8F%E8%87%BA%E5%8C%97%E5%B8%82%E7%A7%81%E7%AB%8B%E5%BE%A9%E8%88%88%E5%AF%A6%E9%A9%97%E9%AB%98%E7%B4%9A%E4%B8%AD%E5%AD%B8FB%E7%B2%89%E7%B5%B2%E5%B0%88%E9%A0%81%EF%BC%89.jpg?resize=708%2C469&ssl=1)
難得兩年一次的台北市國小個人組音樂比賽,復興管樂團有許多同學踴躍參與。要在個人組獨奏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首先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與刻苦練習。雖然天賦也很重要,但最關鍵的仍是認真練習。正因為同學們的用心投入,他們的表現得到了評審的高度肯定,這無疑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在激烈的競爭中,能拿下分區第一名已屬不易,能獲得全台北市最高分更是難能可貴。最終的獲獎不僅是對同學們努力的肯定,也是他們繼續前進的重要動力。
父母一起創造學習動力,用音樂拉近親子距離
張守莊老師建議,父母可以嘗試跟著孩子一起學樂器,或至少培養對音樂的共同興趣,這樣更能增進彼此的了解。透過這種方式,父母能更加體會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並能感同身受。更進一步,父母還有機會與孩子同台演出,或一起欣賞音樂會。這種共享興趣的方式,不僅加深了親子之間的互動,更促成了彌足珍貴的親密關係。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4/12/%E5%9C%96%E7%89%875-%E5%8F%B0%E5%8C%97%E5%B8%82%E5%BE%A9%E8%88%88%E5%AF%A6%E9%A9%97%E5%B0%8F%E5%AD%B8%E5%85%AD%E5%B9%B4%E6%84%9B%E7%8F%AD%E9%82%B1%E6%99%BA%E4%B9%85%E5%90%8C%E5%AD%B8%E6%93%85%E9%95%B7%E5%96%AE%E7%B0%A7%E7%AE%A1%E3%80%81%E9%AB%98%E9%9F%B3%E8%88%87%E4%B8%AD%E9%9F%B3%E8%96%A9%E5%85%8B%E6%96%AF%E9%A2%A8%EF%BC%8C%E7%B6%93%E5%B8%B8%E6%96%BC%E8%AA%B2%E5%BE%8C%E5%8F%83%E5%8A%A0%E6%B0%91%E9%96%93%E8%BE%A6%E7%9A%84%E6%AF%94%E8%B3%BD%E7%8D%B2%E5%BE%97%E9%A6%96%E7%8D%8E%EF%BC%8C%E4%B9%9F%E5%A4%9A%E6%AC%A1%E5%8F%83%E8%88%87%E5%85%AC%E7%9B%8A%E6%B4%BB%E5%8B%95%E4%B8%A6%E6%93%94%E4%BB%BB%E8%A1%A8%E6%BC%94%E5%98%89%E8%B3%93%E3%80%82%EF%BC%88%E5%9C%96%EF%BC%8F%E5%AD%B8%E7%94%9F%E5%AE%B6%E9%95%B7%E6%8F%90%E4%BE%9B%EF%BC%89.png?resize=708%2C416&ssl=1)
今年榮獲台北市音樂比賽個人組「薩克斯風獨奏第一名」的邱智久同學,不僅在校內積極參與管樂團的訓練與演出,校外也常以各類比賽作為階段性挑戰目標,並利用假日安排公益表演,累積更多上台演出的經驗。
邱智久的家長分享了小孩的學習心得:「不管是複習功課還是練習樂器,每天堅持做一件事是非常困難的,連大人都覺得不容易,更何況是孩子。然而,我們常提醒他,珍惜與同學們一起學習、練習和玩耍的時光。小孩本身也很享受與同儕相處的樂趣,這不僅化解了家中沒有兄弟姐妹的孤單,也讓他在學習上更有動力。此外,與老師一對一練習時,更需要專注與專心,心無旁騖的態度絕對會提升學習效果。我們認為,『學習的重點不在於一味追求勤奮,而是追求精準和效率。』經過這些年的觀察,無論是學習樂器還是課業,學習的態度是一致的,而這種自願投入與目標導向學習的心態正是持續進步的關鍵。」
張老師的音樂夢:「孩子雖少了,但音樂不停!」
少子化的時代來臨,既使因城鄉差距導致資源分配不均,但我認為每一位同學更應該在人文藝術的領域上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項目發展。現在的速成文化真的充斥了我們的生活,若能學習有深度的音樂或是美術等才藝,是非常難能可貴且一身受用。技巧表現的好壞倒是其次,但接觸了這樣的文化會給生活帶來美好的提升。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4/12/%E5%9C%96%E7%89%876-%E5%BC%B5%E5%AE%88%E8%8E%8A%E8%80%81%E5%B8%AB%E6%AF%8F%E4%B8%80%E5%B9%B4%E9%83%BD%E5%B8%B6%E9%A0%98%E5%BE%A9%E8%88%88%E4%B8%AD%E5%B0%8F%E5%AD%B8%E7%AE%A1%E6%A8%82%E5%9C%98%E5%8D%97%E4%B8%8B%EF%BC%8C%E5%8F%83%E5%8A%A0%E5%98%89%E7%BE%A9%E5%B8%82%E5%9C%8B%E9%9A%9B%E7%AE%A1%E6%A8%82%E7%AF%80%E6%88%B6%E5%A4%96%E6%BC%94%E5%87%BA%E3%80%82%EF%BC%88%E5%9C%96%EF%BC%8F%E5%BC%B5%E5%AE%88%E8%8E%8A%E6%8F%90%E4%BE%9B%EF%BC%89.jpg?resize=708%2C472&ssl=1)
學習樂器若有參加樂團機會,不論大或小團都要積極參與,合奏過程中,有人是主奏,有人是伴奏,有Solo(獨奏)、有Duet(二重奏)有Trio(三重奏),有輪唱,有副歌,該挺身而出的不退卻,該幫襯其他樂器的,也不強出頭。明白自己在音樂裡面該扮演的角色,這對同學以後在待人處事的態度有著極大的影響。
時至今日,管樂團的師資有了明顯提升。這些師資的來源,包括曾參加管樂團的學生,有些人升學至音樂系,甚至出國深造後回國任教。此外,隨著網路與AI時代的到來,張守莊老師對管樂學生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他認為,因為資訊來源多樣且快速,學生的音樂水準與技巧將越來越好。例如,當學生遇到學習瓶頸時,可以即時上網查找YouTube影片進行學習,而不必等到團練時才向老師請教。
張老師也期待,台灣的音樂學習與培育環境能向日本看齊,推動由民間參與並售票演出的比賽模式,例如棒球的甲子園賽事。他希望即便少子化讓孩子變少了,音樂教育的熱忱與傳承卻能持續不斷,讓音樂的旋律永不止息。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4/12/%E5%9C%96%E7%89%877-banner-%E7%84%A1%E5%9C%96%E8%AA%AA%E6%96%87%E5%AD%97.png?resize=708%2C224&ss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