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禮明
聯合報系一刻鯨選藝文類講師
Needs Radio 「大師的腳蹤」節目製作及主持人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5/02/S__71221250.jpg?resize=708%2C386&ssl=1)
獅球嶺上自由自在的奔跑和山間大自然的一切為友,是藝術家陳俐維兒時生活的寫照。夕照向晚倚門翹望泥水匠的父親身影,成了每天的幸福時光。陳俐維生於斯長於斯,她的藝術養份和才華洋溢,砌基於依山傍水的基隆。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5/02/S__71221252.jpg?resize=708%2C472&ssl=1)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5/02/S__71221254.jpg?resize=708%2C472&ssl=1)
父親用一把砌刀養活一家大小,藝術家陳俐維從中演繹出用畫刀,砌出自己的一片天。 無師自通首創的獨門技法完成的「砌畫」,成為辨識陳俐維幾近浮雕作品最好的方法,也成就她成為當代藝術家的重要條件。陳俐維認為:「藝術不該是曲高和寡,應該要進入心中、走入生活」。繪畫藝術創作之於她,是集合生活中兒時的記憶、親情的撫慰和手足的疼惜,是記憶中對獅球嶺上的山巒美景和花草木石的依戀。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5/02/S__71221256-1.jpg?resize=708%2C472&ssl=1)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5/02/S__71221258.jpg?resize=708%2C472&ssl=1)
在藝術創作中,與自己對話和大自然共鳴,山色、古瓶、花鳥樹木和四季輪轉中大自然賦予的生命意義,都是落實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最高境界的一部分。因此,她一直不認為自己是藝術家,而是懂得如何結合藝術和生活的藝文生活家。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5/02/S__71221260.jpg?resize=708%2C472&ssl=1)
當畫刀在畫布上游移,與畫布或輕柔以染、或厚重以抹,應運而生蘊含東方思維卻以西方技法表現的創作,是將大自然中生活周遭所有的元素,心隨意轉,刀隨心動,將意念化為油彩層層堆砌,用斑斕的色彩呈現藝術家內心豐富感情世界的渴望。唾手可得的繪畫元素,是親近生活的寫照;古典和寫意手法同步揮灑,讓自由自在躍然布上。觀者觀畫的會心一笑,成為藝術家創作能量的泉源,彰顯了藝術作品與觀者零距離的價值認同,也因此,她的作品廣為海峽三地接受,能揚名國際藝壇非浪得虛名。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5/02/S__71221268.jpg?resize=683%2C1024&ssl=1)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5/02/S__71221270.jpg?resize=683%2C1024&ssl=1)
陳俐維非常認同態度決定高度的說法。凝視砌匠父親的身影,天人合一的生活哲理,讓非學院科班出身的她認為,只要態度正確, 透過自身不斷的努力,求新求變,忠於自己的價值和內在,終可在藝術創作的領域,闖出一片天。
陳俐維從砌基中發展出無限契機,藉舉辦「砌基·契機」畫展,回饋鄉里也告慰父親在天之靈。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5/02/25(二)~03/16(日)
展覽地點:基隆美術館
主辦單位:基隆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