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OpenSea投資NFT應該留意的法律風險
文 / 歐陽弘
OpenSea是當今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台,佔據了全球NFT交易市場高達九十七%的交易量,幾近獨佔了這個如今風起雲湧的新興投資市場,但法律上的規範可以說是付之闕如。
如果你打算投資NFT市場,你會使用哪一家的平台?關於這個問題,熟悉虛擬世界的你應該會立刻想到OpenSea,因為目前全球NFT交易市場九十七%的交易量都是在這個平台上完成。因此,使用OpenSea投資NFT,投資人必須瞭解相應的法律風險與遊戲規則。
NFT尚未受到金管會的監管
首先,目前NFT尚非我國金管會的監管項目,不是一種金融商品;投資NFT僅是一種個人的投資行為,消費者保護法與金融消費者保護法都不適用。因此,在欠缺政府機關法律監管的情況下,投資NFT的風險,自然會比其他受到政府監管的金融商品更高。近期已經有立委在質詢金管會時反映,NFT的投資人投資失利所在多有,卻不受到政府的法律所保障,因此呼籲金管會將NFT納入監管項目。
然而,針對區塊鏈技術的相關應用,金管會目前關注的重點主要是在於洗錢防制與資恐防制,因此現階段只有針對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洗錢防制與打擊資恐的部分進行監管。至於NFT的部分,金管會則明確表示,因為還是新興的領域,太早監理並不利於科技發展,因此在各國的監理機關彼此間取得共識之前,並不會介入處理。
Open Sea交易平台不會承擔風險
再者,作為NFT交易平台的市場龍頭,OpenSea在其服務規約也開宗明義地強調,使用該平台的投資人必須自己承擔購買NFT時的風險,Open Sea對該平台上的使用者或NFT的同一性、合法性、真實性一概不負責。也就是說,OpenSea提供的僅僅是一個讓使用者自由交易NFT的平台,它固然會協助使用者透過與其他人交易的方式取得區塊鏈上的NFT,但是它並不會進一步去對這些NFT的交易進行監督或管制,也不負責執行或實現這些NFT的交易。
這與在Amazon上購買商品是不太一樣的。因此,投資人一旦選擇透過OpenSea來投資NFT,法律上的風險恐遠比投資其他傳統金融產品更高。不只如此,服務規約第十二條的風險承受(Assumption of Risk)約款,更是洋洋灑灑地羅列了許多應由投資人自行承受的風險。
根據OpenSea的服務規約(稱為免責聲明或許更為恰當),投資人必須要自行承擔幾乎所有可能發生在NFT交易上面的風險,其中也包含了投資人所購買的NFT遭到OpenSea下架的情形。例如說,美國一名藝術家Mason Rothschild就曾在OpenSea的平台上,使用愛馬仕的柏金包形狀,創造名為MetaBirkin的NFT。由於愛馬仕指控MetaBirkin侵犯了商標權等法律上權利,並要求下架這個NFT,OpenSea知道後,立刻照辦無誤。
這對投資人來說會造成什麼影響?根據OpenSea的服務規約,OpenSea有權下架NFT,而且OpenSea不用負責。如果某個NFT遭到下架,投資人就無法在該平台上看到這個NFT,自然無從進行後續的交易。換言之,這時候你擁有的是一筆你幾乎無法交易的資產,如果這個幾乎沒有價值的NFT還可以被稱呼為資產的話。
技術上來說,投資人所購買的NFT不會因為被OpenSea下架就消失,因為被下架的NFT實際上仍然被記錄在區塊鏈之上。但是,要存取區塊鏈上的NFT,終究還是要透過像是OpenSea這樣具備相當技術能力的服務提供者才有辦法完成。因此,投資人所投資的NFT遭到平台下架時,將尷尬地處在無法存取自身所擁有的NFT的情形。上述的法律風險,以愛馬仕的案例來說,只是透過一些法律文件的撰寫與警告就可以完成,瞬間讓投資人血本無歸。
未來的不可知,可能是投資人前進的原動力。但當你前進NFT市場而進入這開放的海洋之前,應當留意上述的法律風險,以免在開放的海洋中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