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

繼海峽中線不存在,現在連國際水域也沒有了

文 / 何溢誠

日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答覆記者提問時指出,有關國家聲稱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意在為其操弄涉台問題,威脅中國主權安全製造藉口,中方對此堅決反對。要言之,台灣海峽並非「國際水域」而是中國的內海。

這兩天此議題在中、台、美、日間吵得沸沸揚揚,舉凡共產黨支持的,民進黨一定反對,所以海峽彼岸的蔡政府理所當然必須嚴詞否認,就連美、日都跳進來淌混水,認為如此一說乃是中國片面改變現狀。但,這可不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能定義判別的只有國際法理。

眾所皆知,台灣海峽最寬的地方大約220海里,最窄處只有約70海里,而專屬經濟區可以劃到海岸線以外200海里的位置,所以無論怎麼說,台灣海峽都不是美國所謂的「國際水域」,而且《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根本就沒有「國際水域」這一說。「國際水域」僅是一種非正式的資訊稱謂,而且它通常指的是專屬經濟區之外沒有任何國家歸屬和管轄權的公海。

實際上《公約》具體規範內容,並沒有「國際水域」一說,對於台灣海峽中間的海域,美國自創「國際水域」一詞,這是《公約》裡沒有的概念,美國政府和學者對《公約》條款和術語採取置換概念的策略,憑空捏造了所謂「國際水域」的概念,用以指稱領海以外的所有海域,包括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公海,實質上是利用創造的「國際水域」這一美國專屬使用的假概念、偽名詞,既為美國行使「自由航行」有個名不正言不順的藉口,又巧妙的規避了其應承擔的國際法義務。

2007年版《美國海上行動法指揮官手冊》中明確指出,將世界海域劃分成「國家水域」和「國際水域」是出於海上行動目的,是基於對美國海軍行動便利程度的考慮,並非依照《公約》前言所述的在妥為顧及所有國家主權的情形下,為海洋建立一種法律秩序,以便於國際交通和促進海洋的和平用途。所以美國為了一己之私方便我行我素,迄今仍未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一般情況下,專屬經濟區還是可以有其他國家船隻和飛機通航的,作為東北亞通往南海的重要貿易通道,包括商船和外國軍艦在內的船舶一直能夠正常航行台灣海峽,但他們都必須是無害通過,既然是無害通過,那些軍艦和軍機就不能對享有主權權利和管轄權的國家實施干涉和威脅,這是最基本的前提。如今中國之所以強調台灣海峽的國際法地位,明確否定它是所謂「國際水域」,就是因為美國軍艦和軍機經常侵門踏戶、任意穿梭,如入無人之境,自2019年初到今年2月期間,美國軍艦通過台灣海峽38次,幾乎成了每月例行公事,屢屢到家門口耀武揚威,令中國不是滋味。

繼一再強調並不存在所謂海峽中線,現在又宣稱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海域,讓美日皆有感氛圍不對了,擔心中國會將對台灣一切主張逐步落實。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邁納斯中將表示,美國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地方飛行、航行,包括在台灣海峽,以表達對中方單方面宣告的反對意見。台灣陸委會也強調,大陸方面再一次挑戰國際秩序,已經威脅到了台灣的安全,對此表達了憤慨。不過,法國媒體看得最清楚,中國這是在向全世界發出了宣告,表示台灣問題不容外部勢力干涉。

北京方面如果言行一致、令行禁止,將逐步阻絕台海問題國際化的可能性,也為日後解放軍登島預設外部條件。中國步步進逼,台灣步步驚心。

以上言論不代表卓越電子報立場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