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適性揚才 讓學生發揮專長
文 / 謝良欣
給予信任 把教鞭還給負責任的老師
脆弱的心靈說不得,語重心長已成為言語上的霸凌,教師連管教都得提心吊膽,要求不得的時代,談什麼教改?
教改是為了哪些學生而改?改了什麼?一套改變方式適用全部學生嗎?全部都受惠亦或是全部都受害?惹來漫天謾罵,台灣教育失敗!請問失敗在哪裏?一群在學術領域上成功的人一起做一件所有人認為失敗的事,這真是台灣教育體制的悲哀,那麼多的博士、碩士、教育界的先進,他們可是用盡一生的創意在為教改奉獻心力啊!是誰有資格說教改失敗的?
教改鬆綁體制 多元入學方案創造更多機會
從一九九四年開始,教改訴求的改革方向是朝向教育鬆綁、適性揚才、暢通升學管道、提升教育品質、建立終身學習,這每個方向都是朝向美好的教育政策,如今聯考制度已經廢除,改變以國中的會考、大學的學測、指考為主,但這些考試都只是參考值,多元入學方案讓學生們就算是考試零分都能念大學,「能力」已取代了「學科知識」,誰說教改不成功?「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明知道碩士、博士滿街都是的環境,家長一樣排斥技職教育,一樣是想盡辦法逼著孩子考高中、升大學,而大學畢業後的就業,沒有一技之長,就只能在職場上重新學習。教改的成果,在適性揚才上,是有成效的。
然而108課綱不也推動了嗎?誰說教改不成功?改革首先就是重在執行變革的任務,而執行任務的老師們也都跟上時代的腳步,努力參加研習課程並要求自己不斷精進充實,這樣的老師不少,難道老師們的學習進修無法勝任教改的內容?如果跟不上腳步,自然被淘汰,所以無需擔心這部分,儘管廣開教育訓練課程。
「素養」難以教導難做評比,所以就說教改亂改?仔細觀察教改的內容,我個人覺得是一套很精彩的教育方針,只是不能深入其中的人,不是主事者總要自以為權威的隨便罵一下,然後就一言以蔽之的說「教改失敗」。
家庭教育失衡 老師職責道遠任重
根據我在學校從事教育工作的豐富經驗與長期觀察,如果沒有教育的鬆綁,現在很多的單親家庭孩子會壓力太大,自殺率和憂鬱症比例會比現在還高出很多,大家都知道台灣的離婚率是亞洲第一,家庭教育失衡,學校教育擔負重責,必須要平衡家庭教育失落的一角,許多家長和老師們又何必在每週兩堂的彈性課程裏斤斤計較?能培養孩子有自學的上進心勝過教他其他知識。
除此之外,培養「尊重」與「法治」精神,也勝過國文、數學多考個五分,與其說教改失敗,不如說是家長和教育單位對老師的不信任,這「不信任」冠上「失敗」一詞才是癥結點。「一種米養百樣人」,有些學生不能罵、不能講、不能管,唸他兩句說要「錄音」,你管他要儀態端莊,他說教育局沒有規定,就要告學校、告老師,這樣的學生不勝枚舉,也多半是家長教的。
教改是好的,是很優秀的教育計畫,把教鞭還給執鞭的老師才是最重要的事,拿起教鞭是種責任,「車輕道近,鞭策不用,鞭策所用,道遠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