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二次文革」來了?張飛打岳飛的謬誤

文 / 趙春山

中共政局近期「山雨欲來風滿樓」,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讓中國大陸付出慘痛的代價,習近平本人也深受其害,他會走回頭路嗎?還是有新的變革?領導人的決策要考量的面向應該比我們想像地還要廣泛吧!

一篇署名「李光滿」並獲多家中共官媒轉載的文章「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一場深刻的變革正在進行!」引起海內外讀者密切關注。有人認為是「文化大革命」借屍還魂,又要來了!但隨後不久,具鷹派色彩的《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發文反駁李光滿的文章,聲稱「該文對形勢做了不準確的描述,使用了一些誇張的語言,背離了國家的大政方針,造成誤導。」

孰是孰非?「清官難斷家務事」,以中共的政治體制,外界恐怕難以揭開李、胡二文,背後那層神秘的面紗。首先,李文談到習近平最近一系列的整治動作顯示:「中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從經濟領域、金融領域、文化領域到政治領域都在發生一場深刻的變革,或者也可以說是一場深刻的革命。」作者接著說:「這場深刻的變革也是一次回歸,向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回歸,向著以人民為中心回歸,向著社會主義本質回歸。」

十年浩劫的慘痛代價 會再走第二次嗎?

看了上述這些用詞,難免讓人對中共政局,產生「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聯想。但情況有那麼嚴重嗎?雖然我經常對老胡的過激言論不敢苟同,但他這次針對李光滿一文的評論,應非即席之作;而是反映或至少揣摩出官方的立場。

毛澤東當年發動文革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革命小將」,來砸爛「走資派」所掌握的國家機器;但「十年浩劫」讓中國付出慘痛的代價,習近平本人深受其害,不會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習在中共「19大」報告中,把處理社會矛盾視為當務之急,避免因社會不安危及中共的統治權力。

中共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領導人都會面對如何處理改革、穩定和發展三者關係的問題,其中又以「維穩」最為重要。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曾把他的改革視為革命,結果是革了蘇共政權的命,讓自己扮演了「掘墓人」的角色。中共記取「蘇東劇變」的教訓,不會走「自我消亡」的道路。外界有人把習近平近期的監管行動,尤其是他在中央黨校的「講鬥爭」,形容成「二次文革」,恐怕是犯了「張飛打岳飛」的錯誤。

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七日舉行的中共「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認為文化大革命是「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雖然中國大陸的教科書對上述這段文字,曾幾度做出修正,避重就輕或避而不談;但目前又回到了原汁原味,這就是習近平對文革的定性。

不可否認,習上任後確實採取一些非常手段來進行他的改革,包括眾所周知的反腐肅貪。改革的幅度和強度,會因內外環境的變化而有不同的需求,如習最近推動「共同富裕」即有他的急迫性。但無論無何,我不認為他的改革會以犧牲穩定和發展為代價。外界會在此刻重提文革,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與二○二二年中共的「20大」有關。屆時中共領導班子會形成什麼樣的權力佈局,攸關今後一段時期中共政局的發展。

探討中共政治問題,許多西方研究者和觀察家,還是脫離不了流行一時的「克里姆林宮學」(Kremlinology),即對中國大陸發生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從「權力鬥爭」的概念去思考,並就此推論,習想走文革的回頭路,必然和他權力不穩有關。

因特殊制度使然,探討中共人事和決策過程的問題時,確實會面對一個極大的「黑盒子」。所謂「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領導人的一句話」。推敲中共領導人的言行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略國際、國內等大小氣候的影響。(筆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