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是生活節食在海味料理廚房 從達悟族看南島海洋文化
圖文 / 花蓮市公所提供
海是生活節系列活動-食在海味料理廚房的第二堂課,今天在孩好書屋登場,主題為「南島海洋」,這堂課邀請生態主意有限公司負責人葉建成及漁人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Syaman Liktasen 楊馬倫兩為講師,兩人將從達悟族的文化與魚料理,帶領學員瞭解南島文化。市長魏嘉賢也前往關心學員的上課狀況,他表示,市公所會持續關心海洋知識與傳統文化,也期盼未來有更多人能關心周遭的文化,並珍惜周遭珍貴資源。
南島民族分布主要位於南太平洋群島,以及臺灣、海南、越南南部、菲律賓、馬來群島,南至大洋洲的紐西蘭,東至南美洲西岸的復活節島,西至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地理分布跨越太平洋及印度洋。學者相信臺灣是南島民族的原鄉或是擴散中心,大約從五千多年前開始陸續向全球擴散,而蘭嶼更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講座第一階段主題為「達悟族的魚」,邀請到生態主意有限公司負責人、同時也是《雅美〈達悟〉族的海洋生物》作者的葉建成,與大家分享海洋民族達悟人獨有的生活模式。葉老師運用他多年來在蘭嶼進行田野調查的經驗,來跟大家分享達悟魚名的命名由來及其食用習俗。
葉建成老師表示,蘭嶼達悟族對魚類使用有分類,如有oyod(女人魚)、rahet(男人魚)和kakanen no rarekeh(老人魚)等類別,並且什麼人能吃什麼魚,都有需要遵循的規則。他也推測是這樣的分類的,可能是依據歷代祖先,在吃魚後身體所產生的反應,並在食用經驗累積下來演變成這樣的分類。
活動第二階段主題為「達悟族的漁獲處理方式」,是料理實作體驗,由Syaman Liktasen楊馬倫老師帶領大家來烹調最有達悟族特色的魚料理。楊老師投身新聞媒體業已有 17 年的他,曾獲達悟族高級族語認證,長居在蘭嶼漁人部落,沉浸在達悟傳統文化的搖籃裡,過著生活即文化、文化即生活的小島日常。
楊瑪倫老師從島上帶來男人吃的魚、女人吃的魚、老人吃的魚及小孩吃的魚,另外也帶來蘭嶼重要指標飛魚,包括有處理過的飛魚乾及沒有處理過的冷凍飛魚。楊老師說,不同的魚種有分別有不同給族群的吃法,老人吃的魚腥味比較重,小孩吃的魚肉較為細嫩營養價值高,還有適合婦女吃的魚,不僅營養價值高,還可以幫助產後的婦女泌乳;另外飛魚文化,也是蘭嶼歲時祭儀中重要的核心,飛魚一般是用鹽巴跟海水烹煮,而曬成的飛魚乾則是達悟族一年四季的食物來源。
隨後也將所有參加者依照性別和年齡劃分成五個組別,來分別製作不同的魚料理。
市長魏嘉賢表示,今年辦理海是生活節河海同行的活動,有海上活動也有講座,而講座課程也搭配課程主題製作海洋料理。謝謝葉老師及楊老師,來到花蓮的獨立書店孩好書屋進行課程今天的課程,今天由老師們帶領大家認識島嶼生態,及島上的烹調方式,希望透過講座及實際烹飪過程讓民眾瞭解南島及達悟族的文化。感謝文觀所的同仁精心規劃活動,也感謝孩好書屋的賴威任老師協助策劃相關課程,希望大家除關心海洋生態、周遭環境外,也能多關心並支持獨立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