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綜合財經

出口連續衰退 台灣經濟體質依然勇健!

文/陳錦稷     

台灣出口連續出現十二個月負成長,外銷訂單也持續衰退,預期出口將連十三黑。出了什麼問題?哪些出口產品衰退?哪些地區出口衰退較嚴重?出口連續衰退,台灣經濟體質依舊勇健,但產業又各自面臨不得不調整的壓力。

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出口,出口取決於國際需求,受國際景氣起落影響。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比重高,一旦對中出口不振,台灣經濟成長便面臨低成長甚至衰退命運。分析國際經濟情勢,國際需求低迷不振,原因出在全球普遍面臨高漲的通膨壓力,各大央行大幅升息避免通膨預期失控,而物價與高利率自然衝擊消費者信心,強烈抑制商品的消費需求。 全球商品消費力道的減弱,讓下游的品牌及通路商不得不優先選擇去化庫存。位於中上游的製造業自然連動出現景氣低迷甚至緊縮狀態。

而原本預期疫情後快速復甦的中國大陸經濟,不但經濟表現不如預期,青年失業率創新高、房地產與地方政府債務壓力有增無減,總體經濟更陷入通縮疑慮,中國大陸消費動能嚴重不足,這連帶使國內商品出口或是透過中國大陸加工組裝再出口的三角貿易都同步減緩,國際需求遲緩是台灣出口持續衰退的主要因素。

再以產業別分析出口結構,電子零組件佔台灣整體出口比重高達四成,其中絕大多數是積體電路。若以地區別分析出口產品結構,電子零組件業占了對中出口比重超過六成。所以最新的八月出口統計顯示,台灣對美歐市場的出口已經轉為正成長,但對中國大陸包括香港的出口仍然持續下跌,對中出口較上年同月衰退十四‧一%,其中電子零組件更衰退十六‧五%。

除了中國大陸需求低迷之外,美國對中的出口管制更是原因,美國持續對半導體產品輸往中國大陸擴大管制範圍,二○二二年十月,美國針對人工智慧、超級電腦等領域的半導體實施出口管制,各國相關業者只能降低對中出口。半導體佔台灣出口比重高,對中出口比重更高,這都是台灣出口衰退的主要原因。 尤其疫情後中國大陸經濟復甦疲弱,甚至出現陷入通縮疑慮,影響對中出口高度依賴的台灣。

而中國大陸恆大、碧桂園等前幾大地產開發商與資產管理公司接連爆發流動性危機,讓不動產出現結構性的泡沫化危機,金融體系風險升高,民間消費與投資緊縮。加上中國大陸實施大規模財政政策來拼經濟的可能性偏低,直接衝擊台灣的出口,再加上透過供應鏈等間接管道對日本、南韓與東協等亞洲經濟體產生負面影響,也對台灣出口帶來間接衝擊。

「台灣接單、中國生產,出口歐美」的三角貿易模式,長期以來台灣藉由出口半成品或零組件至中國大陸,透過中國大陸工廠組裝與製造,成為最終消費產品,再出口至美國、歐洲及其他消費國家。但隨著美中貿易戰與新冠疫情引發分散生產的「去風險」效應,讓台灣對中的出口有不得不調整的壓力。美中貿易關係調整過程,國際貿易模式隨之大幅變動,中國大陸對美出口比重逐年下降,也降低對台灣半成品與中間財的衍生需求。

今年四月開始,中國大陸大張旗鼓宣稱對台灣進行貿易壁壘調查,並有意無意導向調查結果勢必影響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是否被中國大陸單方面宣告終止。多數分析認為這將衝擊台灣石化、機械、汽車零組件等傳統產業的出口競爭力,影響台灣經濟動能。但早在ECFA簽訂之前,中國大陸政策上提升自主生產能力,提高對國內相關產業採購。

不論未來ECFA是否持續,台灣產業適用ECFA早已持續降低,且隨中國大陸經濟下行,依賴中國大陸的幾大傳產業績更早就急轉直下,難怪工商團體直言:切斷ECFA只是切掉依賴的情感。 台灣一向是以出口為成長動能的開放經濟體,但也無時不面臨國際政經局勢變動所帶來的嚴峻挑戰,美中經濟持續對峙,國際供應鏈重組之下,台商持續轉移生產基地的趨勢不變,台灣對中的出口依賴正持續降溫。好消息是預期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需求將會逐漸復甦,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也將轉為正成長,且人工智慧、高效運算、資料中心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帶動台灣中上游零組件需求,出口動能恢復可期。至於石化、機械、汽車零組件這些傳產面臨中國大陸崛起的替代威脅,未來如何發展智慧製造,如何走向更高值化,創造更不可取代性的競爭優勢。台灣產業升級轉型課題有賴產官學研深入探討,共同謀定產業的出路。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