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醫療

113年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系列報導6

未來10年消化醫學的進展

文/吳明賢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 台大醫院院長

台灣的消化系醫學,在肝臟、胃及腸道的研究及臨床成果,一直都有很好的傳承。未來10年消化醫學,勢必朝向精準醫療和智慧醫療發展。透過基因研究、微生物分析等技術,更容易理解消化系疾病的發病機制和個體差異,實現精準治療和預防。同時,AI在影像診斷、病理分析等領域的應用將提高診斷準確性和效率,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創新,像是微型胃視鏡等技術,將使治療更為輕便和無創。

吳明賢醫師是國際知名胃病專家,曾參與台大團隊的「馬祖計畫」,將當地胃癌發生率降低50%。深具俠義性格的他現為台大醫院院長,帶著同仁一起挺過疫情,將台大推上新的巔峰。

疾病的發生和進展 一直在變

疾病的發生和進展,隨著新的研究和醫療技術的進步而有不同的樣貌。例如20多年前,胃癌在台灣的發生率高,而馬祖地區還是全台胃癌發生率最高的地方。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高達90%的胃癌可歸因於胃幽門螺旋桿菌,因此在2004年推行幽門螺旋桿菌全面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盛行率從近7成降低至今約1成,馬祖胃癌的發生率顯著地減少了53%,到2025年時,馬祖胃癌的發生率將可以減少68%。

人體消化系統發生的疾病,不只是台灣,幾乎是全世界的民眾都最影響生活的狀況,包含胃癌、肝癌、胰臟癌、大腸癌、食道癌,若把口腔也算做消化系統的一部分,十大癌症裡就有6個屬於消化系醫學領域。

隨著胃幽門螺旋桿菌篩檢獲得控制,使得胃癌的好發率也大為降低,但需要的注意的是,台灣罹患胰臟癌的人數有逐年上升的趨勢,胰臟癌的致病機轉還不夠明確,根據健保資料庫顯示,2014年到2018年診斷為胰臟癌的病人,以60~69歲居多,但50歲後就醫比率也快速上升,菸酒不離手、肥胖及糖尿病等,都是胰臟癌的高危險因子。

吳明賢醫師(右二)當初正是第一批搭著軍艦,帶著超音波、內視鏡等儀器到馬祖對民眾進行幽門螺旋桿菌篩檢的醫師。

上醫醫未病 也能醫國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吳明賢,同時也是台大醫院院長,從醫以來一直秉持著「上醫醫未病,中醫醫欲病,下醫醫已病。」的信念,最好的治療就是預防。預防醫學一直是吳明賢認為最重要的一環,以癌症來說,現在許多患者聽過的免疫療法、細胞療法、粒子治療(光子、質子、重粒子)或者基因療法等,許多人以為就是萬靈丹,不僅花費動輒數百萬元,如果沒有健保補助,一般民眾根本負擔不起;而它真正的效果卻只有10~15%,但如果癌症在零期、第一期就發現,做好處理和診治以及預防,治癒率更是高達9成以上。以國家財政來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僅大幅減少健保支出,也更契合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所說:「醫有三品,上醫醫國。」

而未來10年,已經可以預見年輕發病大腸直腸癌逐漸攀高,目前大腸癌在40~50歲以下出現增加的趨勢,由於台灣以公費進行大腸癌篩檢,50歲以上的大腸癌發生率已逐年下降,根據國際研究顯示,因為年輕人沒有定期篩檢的保護,從有症狀到就醫確診,大約需要花半年的時間;50歲以上有定期篩檢的族群,第三、四期發現的比例達2~4成;年輕癌友檢查後發現是第三、四期的比例高達5~6成,不僅受到生活習慣改變的影響,和環境因子也大有關係。

肝炎曾是台灣「國病」,不過在B肝疫苗問世,C肝有DAA直接抗病毒藥,可望在未來10年讓這兩種肝炎消聲匿跡。台灣醫界一直在肝癌、胃癌和大腸癌的研究上有很好的傳承,尤其在消化系醫學會中,鼓勵會員醫師積極從事研究,使得研究風氣十分鼎盛,醫學是不斷進步的科學,甚至可能延續兩代的研究才能完成,由於科技進展,未來10年、20年是醫學有可能大突破的時代,以前不能治的病現在可能可以治,透過教學培養優秀醫學人才,經由研究創新提升台灣醫療水準,才能因應不斷出現的醫療新挑戰。

抑制肥胖和腸道生態研究是未來重點

放眼未來,肥胖不僅已經成為現代文明病之一,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肥胖和許多疾病相關,根據資料,台灣十大死因中有8項跟肥胖有關,包含癌症、糖尿病等。近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更有調查顯示肥胖者的死亡率是非肥胖者的3.68倍,對於控制肥胖,透過消化系內視鏡手術能有更多的助益,像是胃內水球減重手術及胃鏡縮胃(ESG),相較傳統的消化外科手術,患者的恢復期較短、癒後的生活品質更好;透過大數據及AI等科技幫助,近期更有公司研發出全自動胃鏡縮胃的醫療儀器,透過消化系醫學的成長,讓未來的肥胖問題得到立竿見影的成效。

而近10年腸道微生態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像是透過腸道菌研發新的治療藥品。不僅如此,糞微菌叢植入治療(FMT)的成效,已經透過許多研究發表在各知名期刊,尤其以「萬古黴素」也難以治療的困難梭腸菌,經過臨床實證,只要選出好的細菌植入腸道,就能改變腸道環境並且排除困難梭腸菌,讓患者重新恢復健康,也因為FMT的功效太過顯著,即便糞便細菌種類還不夠明確,FDA仍在這幾年通過三款相關新藥上市。

而腸道在其他系統致病的重要性,更是近20年許多研究者積極投入的重點。尤其自2004年「腸腦軸」(Gut-Brain Axis)的概念出現,腸腦軸是腸道與大腦溝通的雙向聯繫管道,參與這個管道的調控者還包含各種腸道菌微生物群,某些腸道菌叢可能提供調節訊號給大腦,以維繫適合自己的生活環境,尤其食物和體溫會導致某些菌種不成比例的生長,因而危及腸道平衡,腸道甚至被稱為第二個大腦」,像是2021年在Science 期刊發表了一篇研究,探討腸道發炎可能導致憂鬱、焦慮症的分子調控機制。

肥胖已經成為現代文明病之一,更和許多疾病相關。

邁入超高齡社會 精準及智慧醫療並重

隨著AI技術大幅成長,智慧醫療不僅對消化醫學,甚至對醫療的各個面向都產生重大的影響。目前已知為胃視鏡影像解析,透過大數據判讀之後,能協助醫師更為精準判斷病徵,減少因為個別醫師經驗多寡不同而產生的誤差。另一個快速成長的技術則是細胞治療,隨著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2050年時,台灣的老年人口預估將達到最高峰746萬人,因應老年人口照護的再生醫學將更為重要,尤其高齡化社會將面對大量退化性/慢性的失能疾病患者,透過細胞及其衍生物產品,達到傳統藥物無法具有的組織修復再生效果,成為發展治療技術的新契機。

但無論醫療再怎麼進步,加強民眾自己的「健康識能」仍是重中之重。許多人不關心自己的健康,認為「健康都交給醫生」,輕忽飲食和生活習慣對疾病的影響,以致於病情無法獲得控制,或是無法將疾病預防於未然;另一方面,又有些民眾太過關心自己的健康,寧願選擇服用大量保健食品或偏方,而不是用非藥物的預防方式,反而成為廠商的臨床試驗數據而已。例如大腸癌的預防,藉由多吃全穀類、蔬菜、新鮮水果,減少紅肉和高溫高油食物,以及規律運動就能有效預防。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歷經50多年的傳承及不斷創新,今日消化系醫學會已蛻變為成熟高學術性及國際化的專業醫學團體,近年學會具體的成效如:幽門螺旋桿菌篩檢及根除計畫,大幅減少消化性潰瘍及胃癌,並接受國健署委託出版「胃幽門螺旋桿菌篩檢指引」;大腸癌篩檢除了減少實際發生率及死亡率外,學術成果更是斐然,也於2023年發表「大腸癌篩檢指引」提供非胃腸科醫師判斷的方向,另外,還有全國性的B、C肝根除計畫,大幅減少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

吳明賢院長擔任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時舉辦台灣消化醫學週,和陳建仁副總統、陳定信教授、高醫大鐘育志校長、余明隆教授合影。

隨著消化醫學的進步日新月異,社會變遷瞬息萬變,健保制度影響醫療行為,使得年輕醫師少有意願到國外從事中、長期進修消化醫學及技術,只把臨床工作做好就感到滿足。但唯有透過教學跟研究,才能持續提供台灣人世界一流的醫學品質,達到國際標準的醫療服務水準。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