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社會綜合

似曾相識燕歸來 走訪偏鄉校園首站

苗栗縣 泰安鄉 象鼻國民小學

文/劉正廷(世台聯合基金會 亞太中心 教育類公益服務召集人)  

與會人員以學校「象鼻」之手勢合影。(呂文斌攝)

參訪這日,氣溫低迷、陰霾四起。隨車蜿蜒在鄉徑山道間,以為將進入暴風圈,終點卻見到世外桃源。 校門外,大大的招牌上刻印著三種語言(國語、泰雅族語、英語)迎接訪客,讓人印象深刻;進入校區後,遠觀近瞰,彷彿置身於雲海仙境,頓時忘卻塵俗紛擾。 這大約亦是同族校長葉文杰,寧願放棄在宜蘭的長期經營,攜家帶眷重回生長之地,為教育下一代而努力的原因之一吧!

始業式起,在教導主任吳學華的指揮下,「象鼻國小」學童們,自信輕快地唱起悠揚天籟之音,同時也是對由輔仁大學校友推展之「中華同舟共濟服務社」的藝文教育贊助,表達深切謝意。 都說原住民擁有上帝賜予的兩大天賦 — 音樂和體育,在此可為見證。但優異稟賦,終究得歷練過人努力,方能發光發熱。亦即良駒望於伯樂,兩相配合,才得以成就美事。而「象鼻國小」的推手伯樂正是博學健談的葉文杰校長,也是在他的堅持及力爭下,摻以紅、黑、白泰雅族工藝織品三原色為設計主軸的校舍,始獲重建矗立;此外為校區保留整座綠油油的坡地,亦是用心良苦,至今已然成為學校每月一片的天然星光電影院。 同時也因葉校長的高瞻遠矚,竭力推動全校多語國際教育,帶領「象鼻國小」躋身成為教育部「多語言實驗教育」小學,目前已進行到第四年,且在第一次三年評鑑中榮獲「優良」評鑑。 「讓孩子們多講就對了!」校長說。目前象鼻國小的英語課程,由四名英語專職教師負責,其中一名為外籍教師。所使用的教學內容,涵蓋教育部審核之教材,另加上部份自編教材,以融入在地泰雅文化及國際教育課程為主。  

校園一景。(劉正廷攝)

如今一、二年級學生,每週就有三節英語課;三、四年級,每週四節課;五、六年級,每週已有五節課。相對於同級學校,英語學習步伐顯然超前許多。葉校長興致勃勃地向訪客講述教育理念,介紹如何將一間小學部僅47位學生,另幼兒園23位學生的鄉區小學,校務辦得有聲有色,不但爭取自給自足,甚至因學生屢在音樂(合唱團)及運動(射箭)等領域,獲得優異成績,每年寒暑假,他均親自帶領學生出國參與競賽及遊學。「我校的射箭隊拿下兩場全國比賽的冠軍,今年暑假我們將出征至美國紐約。」葉校長喜孜孜地說。 此行收穫良多,讓開始起步、正要進行台灣偏鄉學童英語教育的「世台聯合基金會」亞太中心,獲取相當資訊。 原來在台灣偏鄉,仍有一群願意為下一代英語教育勞心費力、孜孜不倦的鬥士,若能整合資源、互通所需,台灣偏鄉學童英語教育,定能完善體制,走出一條光明大道。 讓英語教育向下扎根,遍及整個台灣;讓每一位學童,都有學習國際語言的機會;讓台灣更強大,影響全世界。 對了,或許有人會問:為何稱作「象鼻」國小? 建議可自行解答。不妨親自來苗栗縣泰安鄉走一趟,在此洞天福地裡,找到那條長長的具有指標意涵的「象鼻」。

象鼻國小校長葉文杰(後排中左),教導主任吳學華(前排右四)及中華同舟共濟服務社理事長葉碧雲(後排中),副理事長黃振揚(後排中右),和參與活動的會員、表演學生合影。(劉正廷攝)

註:1. 主辦單位「中華同舟共濟服務社」,為來自輔仁大學同舟共濟服務社畢業的社友,感念張宇恭神父的精神號召,於102年創辦的全國性社會服務團體。四十餘年來,已培育眾多傑出有志青年,除在工作上出類拔萃外,更能行有餘力回饋社會。目前服務社偏鄉『藝術人文品格教育』的服務對象,共計已達20所偏鄉國小。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