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綜合

請給予藝術創作工作者尊嚴及支持

藝術氛圍是時代底蘊的沈澱與當代突破的演變

文/易若家

五月的台北有點藝術,新藝術博覽會、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接連舉辦,參與的人潮與作品的風潮都依然熱鬧豐沛,藝術的精神充滿的能量,足以影響一個人乃至一座城的氣質,這樣逐漸蔓延的氛圍,絕不是靠一時的累積,而是時代底蘊的沈澱與當代突破的演變。

這當然是好風景!藝術作品的刻意心計,不亞於自然的鬼斧神工,不遜於我們出遊時,俯首讚嘆的大自然,為了身為滄海一粟的自覺而謙虛與感動,引發內在省思,彷彿長出一對朝向靈性的隱形翅膀,有時可以稍離塵俗的水平線。

藝術博覽會場域雅致    是交流啟發的平台

藝術博覽會是展覽,同時也是藝術品的交易平台,方式性質有別於拍賣會、單獨藝廊,但同樣是藝廊、藝術家、收藏家、藝術愛好者等等,各方皆贏的活動,有信譽的拍賣公司、藝廊,以及各種規模的藝術博覽會、美術館、博物館等,皆是舒適高雅的場域,富含教育意義,付錢購票參觀也非常值得!

藝術博覽會的特別之處,在於為期約三至五天左右的時間,由每個藝廊或者藝術家向主辦方租下展位,佈置及展售作品,近年國外的藝廊來參加的不在少數,例如歐美日韓等的知名藝廊,確實具備國際化,可見台灣喜愛藝術的群眾有質有量,不然藝博會展位昂貴,畫廊與藝術家每次舉辦藝博會的展出成本不斐,越洋過來的國外藝廊,另要支出作品海外運送費用與人員出國工作的交通食宿,可想而知,以推廣藝術與創作為志業的藝術從業人員,自然希望展出的作品能夠被欣賞被收藏,將創作的熱情延續活絡!

藝術作品創作過程嘔心瀝血又獨特,價格物以稀為貴,也因藝術家的經歷不同與作品的尺寸風格而有價格的差距,喜歡藝術的收藏家以自己的喜好量力而為,頗有樂趣!我身為創作者,偶也收藏藝術品,逛藝博會的時候,會習慣記下風格內容媒材都喜歡的作品,心裡比較衡量,這幾件若只能選擇一件收藏,做一個自我觀賞評分,藝術喜好的主觀沒有好壞,依據的是收藏者喜愛的程度與收藏的條件,以及對藝術的尊重。

當然,欣賞不一定要擁有,觀賞展覽時,享受著與自己獨處的當下,或與同好一起鑑賞交流,頓時進入在山中流水聲旁吟詩作對的文人境界,超越時空。藝術文化在人類文明開始的任一階段都存在,美感與風格識別度,那能夠搭配詩畫山水的姿態,怎看也是長了幾千年的仙氣樣貌,跟盲目追隨沒有自我主見的審美,有天壤之別!

類藝術環境東施效顰  應多尊重藝術創作者

有些不以藝術為主的空間,假設以住宿餐飲收入營生的飯店或餐廳,用推廣藝術的藉口,卻不想花錢添置藝術品,只想利用各種方式,借用藝術創作者的作品免費裝飾空間,企圖以低成本的方式獲得提升品質的效果,對藝術創作者的心血視而不見,這樣營造出來的類藝術環境,似乎有些東施效顰,增添的不是藝術感,反而洩漏了對藝術與藝術創作者不夠尊重的態度。

若真心想增加美觀與內涵,不需借用外力,只要用心經營,一草一木皆風景,看到許多網路購物廣告上,對產品外觀的褒義除了歐風、法式、日式、韓風、港風,用自創的說法形容商品的高級感卻很少?審美不限對他山之石之美的崇拜與認可,也可以自信發掘,藝術品味不可諱言與經濟發展有相當關聯,但把藝術文化置於次級需求的主要因素在於環境教育,尊重藝術的程度與經濟也有相當關聯,若對藝術及創作者的尊重,尚追不上經濟利益的追求,還是不要附庸風雅扯上藝術的邊,因為庸俗也是一種風格,能兼顧環保就很好。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