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生活社會

臺北市交通局謝銘鴻局長:永續智慧綠運輸、臺北交通安心行

打造以安全為本的綠色運輸城

文/陳建維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謝銘鴻局長。

內湖科技園區的交通壅塞問題一直是歷任臺北市長難解的問題,也是蔣萬安上任的首要挑戰。不同以往「開路」的思維,自二○二三年開始臺北市政府交通局與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首次共同辦理「內科交通綠運輸結合ESG推廣計畫」,成功用「綠色節流」的方式讓區內交通移動時間縮短,一座以綠色、永綠為構想的智慧運輸城,正在臺北逐步成形。

二○二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直轄市及地方縣市首長上任的隔天,新任臺北市長蔣萬安第一時間就特別到市政府交通局聽取業務說明,並隨後到內科主要幹道(港墘路、堤頂大道路口)考察,務實的分析了解內科交通現況,目標就是要兌現其最重要的競選政見─落實內科交通改善問題。

綠色運輸結合企業ESG 有效減少區內旅行時間

受限於地理環境條件加上產業及就業人口快速湧入,一直以來內湖科技園區的交通就是個難解習題。更複雜的是因為選舉因素,單純的交通壅塞竟演變成政治問題,對於從事交通運輸技術的人員是個極大的挑戰。為了提出解方,交通局自二○二三年起分別研擬了短、中、長期執行計畫來因應,短期包括重要路口增加見警率、號誌時制調整及YouBike站位倍增,中期為闢駛幹線公車及擴大建置智慧號誌等,長期則加速推動捷運東環段及民汐線。而在相關實施方案中,新辦理結合企業ESG的綠運輸計畫,收到極佳成效。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自二○二三年起透過與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的合作,利用活動交流平臺並結合ESG概念廣邀內科企業參與推廣綠運輸合作方案(包含ESG報告納入計算員工通勤碳排或交通減碳策略、實施彈性、居家或異地上班、員工通勤接駁車、鼓勵單車通勤以及捐贈YouBike等),藉由內科協會在園區的號召,並由協會副理事長張博堯擔任計畫主持人,促使企業員工通勤優先使用綠運輸,去年共有六十一間企業共襄盛舉,如國泰健檢中心、國泰診所、昇恆昌都提供了通勤接駁車的服務,曜越科技則是致力推廣員工騎乘自行車通勤,另外有十一間的企業將員工通勤排碳或綠運輸減碳措施納入ESG報告中,這些都是與市府一同努力改善內科交通的企業夥伴。

藉由企業人流分散(在家上班、分流上下班)、交通月票(大眾運輸班次、密度增加),加上ESG的概念來獎勵企業配合(頒獎表揚),已有效降低區內個人運具使用。今年也將延續辦理並擴大範圍至整個內湖地區,目標希望達成一百二十家企業合作,未來更擬由悠遊卡公司來協助他們撰寫ESG減碳成果報告,提升企業參與誘因,推廣低碳綠運輸同時解決內湖交通的壅塞問題。在目前的實際成效方面,交通局選定七條內科園區周邊主要路段,利用中華電信交通大數據分析應用技術中的CVP(Cellular-based Vehicle Probes,旅行時間)實際數據衡量每一天的旅行時間,觀測一年多來,發現這幾條道路的區間旅行時間遞減幅度逐漸增加(越來越省時),雖然幅度不是很大,但卻有實際成果,期待在各種配套措施的輔助下,能讓個人運具使用進一步減少。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與內科園區發展協會合作改善內科交通,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前往交流取經。

減碳概念融入生活 同步打造智慧運輸城

除了最重要的內科園區周邊交通改善,交通局也希望能符合潮流,將減碳觀念逐步融入大眾觀念,交通局自二○二三年起,就跟悠遊卡公司合作推出「我的減碳存摺-月月抽機票」活動,只要加入「悠遊付Easy Wallet」APP會員並搭乘雙北公共交通運具,每月就有抽獎活動來回饋市民,鼓勵民眾們多使用公共運輸,也特別設立了內科園區加碼抽的活動,鼓勵內科員工響應。二○二四年更把範圍擴大至基北北桃的民眾,只要是「1200都會通定期票」使用運具及路線都會納入計算,預計目標從去年的九•七萬人增加到三十萬人參與,內科響應的企業也從十六家擴增到一百家。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希望由政府攜手企業,一起帶動全民多使用綠運輸交通工具,並由北臺灣開始帶動全臺灣,讓各縣市一起重視與實踐。

除了綠運輸之外,智慧交通服務也是臺北市政府重要的施政目標,目前臺北市除了建置交通監控系統、停車管理系統、公車管理系統、微笑單車以及即時交通資訊網等系統設施,市政府官方LINE帳號也新增內科專區,並依據六種不同路況情境傳遞即時訊息予內科員工,方便使用者避開壅塞路段來提前改道或延後出發。今年

五月交通局與內科協會合作,透過分眾媒體來發布內科交通資訊,讓民眾有更多元的管道能夠知曉路況。同時交通局也因應民眾有關YouBike站點補充車輛的建議與微笑單車公司洽談,以企業認養的方式,讓企業培訓的人員可以自行補充YouBike車輛以及通報故障車輛,進一步提升YouBike的使用效率,而且企業認養一年後,交通局會再頒發獎狀給予表揚,並提供車柱廣告的一年回饋。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與內科園區發展協會合作改善內科交通,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前往交流取經。

以「人」為本 打造北市交通安全年

蔣萬安市長甫一上任,就宣布了臺北的三項願景為打造臺北成為安全之都、運動之都與未來之都,並訂二○二四年為臺北市的交通安全年,並要求原定「臺北交通安心行」五年計畫期程縮為三年,表示市府對交通安全之重視與決心。交通安全年從「擘劃通暢/完善人行環境(工程)」、「全齡交通安全教育」、「形塑道路安全文化(宣導)」、「加強執法」、「強化運輸監理」等五大政策面向,擬定二十一項「交通安全年工作重點」,採跨局處、跨縣市協調合作方式,擴大運用民政系統力量,深入鄰里強化道安觀念,來加強宣導提升行人的交通安全。

身為一位交通人,「安全、人本、綠色、智慧」是謝銘鴻局長理想中的交通環境,他特別提到一個進步的城市應該翻轉過去「車本主義(以車速來做規劃,衡量城市交通進步性)」,為「人本主義」,車道數及寬度適度即可,如將三‧五公尺寬的車道節省到三公尺,就可以多出一公尺的人行道,讓行人道持續且連貫,是一座城市進步與否的指標,且臺北市面臨邁入超高齡社會,現在就要為未來做改變。

然而,再好的構想。都面臨人員、預算的侷限性,改變不是一朝一夕,有些進步不是馬上就有效果,包含內湖交通、路權改善,減少傷亡,都已經有初步成效,期待在持續的改善中,讓臺北市邁入安全、友善、綠色且充滿智慧的國際運輸城。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