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時事

北約VS.上海合作組織:美中各擁集團持續對抗亦或聚焦內部問題

文/陳建維

七月份,以中國大陸、俄羅斯為首的上海合作組織(SCO)及以美國等西方國家為主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NATO),前後分別在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及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峰會,東西陣營再度展現對抗態勢。

隨著G7會議結束,西方民主陣營迎來更重要的北約(NATO)峰會,雖然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是拜登在峰會上的表現,但最重要的仍是峰會所作之決議。不讓北約專美於前,上海合作組織(SCO)亦於七月份召開並做成重要決策,美、中各擁重要組織集團。

誓言攜手抵制外部干涉 中國大陸內化上海合作組織

七月二日,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丁陸續抵達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這也是中俄雙方領導兩個月內的第二次會面,雖然兩國一直強調彼此合作秉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原則,然而自從雙方於五月份簽署深化戰略伙伴關係聲明之後,早已被外界認定為同一陣營,普丁更在會中直言感謝組織成員國所提出的和平方案,也再次強調對於中國大陸所提出的烏克蘭和平計畫表示歡迎,最後甚至喊出「俄中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正處於歷史最高水平」,雙方攜手態勢甚為明顯。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於這場峰會亦抱持高度期待,他在峰會中再次抨擊美國抗中的「小院高牆」戰略(即美國政府劃定與國家安全直接相關的核心特定技術和研究領域(小院),並劃定適當的戰略邊界「高牆」),更呼籲組織成員應「鞏固團結力量,攜手抵制外部干涉」,並建立更緊密的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

雖然該組織不像北約就是區域安全防衛的軍事同盟,卻有所謂的「地區反恐怖機構」,可以舉行反恐演習、以及準備和舉行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就在峰會結束後,與俄羅斯一向交好的新成員國白俄羅斯便和中國大陸在該國布列斯特展開長達十一天的「雄鷹突擊─2024」聯合反恐演習,而距離該地約一百公里處就是烏克蘭邊境,向世界展示中、俄兩國已將上海合作組織內化成同盟關係。

劍指北京挑戰集團利益 北約勢力伸進亞太

不同於二○二三年北約峰會仍將中國大陸定位為「體制性挑戰」,今年的北約峰會會後公報以美國為首,用了五大段的篇幅來探討中國大陸日益提升的威脅性,開頭便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明示的野心和脅迫性政策,挑戰我們(北約)的利益、安全與價值觀」,同時指責中國大陸與俄羅斯之間的夥伴關係,也明確表示,中方成為「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關鍵支持者」,並明確要求中國大陸應停止向俄羅斯軍方「輸送武器零件和其他對重建至關重要的技術」。

為何北約態度如此強硬?從會後公報中,我們可觀察出北約將美國及歐盟過去一段時間,認定中國大陸對於西方國家包含經濟(科技和產業、非理性政策補貼)、科技(網絡及太空科技)、軍事(核武擴充)、外交(中俄夥伴關係、分化北約盟國)的影響全部總結後,將中國大陸塑造為俄羅斯乃至於北韓,阿拉伯世界背後最重要的支持者,而這三地加上台灣,正是西方國家最擔心的全球衝突點,至於措辭如此強硬,是否因為是北約對於前述提到中國大陸與白俄羅斯發起聯合反恐演習的回應,值得我們深究。惟衝突並未正式發生,北約也特別提到,對於與中國政府的建設性往來保持開放態度,包括建立互惠的資訊透明度,如此方可保障盟國的安全利益。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