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起「區域經濟」以及「貿易壁壘」的趨勢走向
文/李振麟
民主黨拜登政府制定「去中化」政策,成為美國對外的重要經貿方案,在「國家安全」及「產業鏈安全」的雙重思維下,拜登將國際產業型態劃分為「中國」以及「非中國」兩條路線。
以美國為全球產業供應鏈中心的是「非中國」,另一方自然歸納為以「中國」為全球產業供應鏈,劃分成兩種不同路線途徑,如此一切為二的經貿決策,徹底打破長期以來所建立的「全球性分工」型態,促使各國產業鏈重新洗牌,激起「區域經濟」以及「貿易壁壘」的趨勢走向。剖析今日的「美中貿易戰」,其實並不是經貿戰爭,也不是科技戰爭,根本是美中兩國的權力爭奪戰。
台灣被迫在去中化下做出選擇
去中化後,國際品牌重新在全球布局,另闢一個新的產銷地區,面對國際訂單不明確且成長力道趨緩下,台灣也就無法再如同往常般依賴單一的中國大陸市場,台灣企業也必須建構出新的思維,來面對未來新的挑戰局面:
一、在美國政府,逐漸調高對於中國大陸貨物的關稅徵收下,台灣必須制定「各項優惠條件」,鼓勵台商回台設廠,尤其是「高階段」與「高附加價值」的產品轉移回台生產製造。
二、長期以來,東南亞地區擁有「低廉勞動力」與「低廉製造成本」,目前台商在東協以及印度等國的投資案件,都有不錯的回報成果,後續在「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地持續投資加碼,也就是中、低階的「勞力密集工業」可轉往東南亞,高階智慧性商品部分,則可交由台灣製造業處理,以達分工合作之利。
三、去中化的形勢發展,也引導歐洲各國對於「國家安全」的關注,加速中國大陸的紅色供應鏈排擠。在每個環節與零配件,甚至於資通訊設備與資安軟體系統,都必須先建立彼此間的互信與保證,唯有在「國家安全」戰略上達成共識,才有經貿合作的未來機會。
四、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供應鏈布局,統稱為「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在互信基礎下,重建「產業鏈聚落圈」,打造安全的供應鏈夥伴。最終目的是降低對於「中國大陸」、「俄羅斯」等國家的依賴,確實掌握攸關經濟命脈的「製程方法」與「生產技術」,如台積電移往美國亞歷桑納設廠,確保高階的半導體晶片製成技術不外流,不再如同以往,將外包製造重心放在「中國」。
美國將成為世界供應鏈的主導
這是一種具有戰略性的全球經貿新思維,全球的供應鏈勢必被迫重新調整,在「友岸外包」政策執行下,「美國」將成為世界供應鏈的主導。美國跟歐盟在先進科技產業上居於優勢,這是台灣企業參與世界供應鏈首要面對的思考問題,如今台灣與美國的進出口數字也持續增加,顯示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是台灣最重要的貿易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