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社會綜合

洞悉關鍵議題構建全方位永續藍圖

企業永續的核心密碼:重大性議題鑑別的關鍵力量

文/黃采彤

重大性議題評估不僅是永續報告書的基石,也是台灣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唯有持續深化分析能力,結合法規政策與產業需求,才能讓重大性議題評估真正成為驅動企業永續發展的核心力量。

在企業永續發展議題中,重大性議題(Material Topics)評估是連結企業運營與ESG(環境、社會、治理)揭露的核心工具。這一過程不僅影響企業的內部管理與外部溝通,更是判斷永續報告書價值的重要標準。本文從台灣的法規政策、永續報告書發展沿革到現狀,進行分析與討論,並提出建設性的改進建議。

台灣的法規政策與重大性議題評估要求

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的重視,台灣積極採納國際標準,同時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政策規範。

一、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該藍圖於二○二○年啟動,提出台灣企業在治理、環境與社會三大面向的全面轉型目標,並將重大性議題的識別作為重要的治理工具,要求企業加強與利害關係人的互動,並系統化披露ESG相關資訊。

二、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該行動方案明確要求上市櫃公司在永續報告書中,依產業特性與企業經營模式,評估議題的財務影響與對社會、環境的影響,未達重大性議題《上市櫃公司編撰及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的部分,需提供清楚的理由說明。

三、《上市櫃公司編撰及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作為永續報告編撰的操作指引,該辦法要求企業結合GRI標準與國內法規,針對影響利害關係人的重大性議題進行清晰揭露,並建議企業參考永續會計準則指標(SASB)與全球性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TCFD),並整合短期、中期與長期的財務與非財務影響進行分析。

台灣永續報告書的發展沿革

台灣的永續報告書發展大致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一、初期(二○○○年至二○一○年),在此階段的永續報告書多以企業社會責任(CSR)為核心,揭露重點集中在社會公益活動與基本環境保護措施。此時,重大性議題的識別多流於形式,僅作基本說明,缺乏系統性的分析。

二、成長期(二○一一年至二○二○年),受到GRI標準與國際永續趨勢影響,台灣企業逐步開始引用重大性矩陣進行議題分析。金融、電子製造等行業龍頭企業率先採用,但多數企業僅停留在基本評估階段,對議題的財務與非財務影響分析深度有限。

三、深化期(二○二○年至今),隨著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的推動,重大性議題識別與揭露成為台灣企業永續管理的核心工具。二○二三年開始,台灣上市櫃公司永續報告書的發布比例已接近五十%,其中許多龍頭企業採用了雙重視角進行重大性議題分析。然而,中小型企業的參與度仍有待提升,重大性議題的分析能力在不同企業之間存在明顯差距。

台灣重大性議題評估的現狀與挑戰

台灣企業目前在重大性議題評估中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實務應用上仍面臨以下挑戰:

一、重大性分析方法的多樣性不足:多數企業仍依賴GRI矩陣工具,未結合本地法規與產業特性進行在地化分析,導致重大性議題的識別偏重形式化,未能全面揭示企業的關鍵議題。

二、財務影響評估能力不足:相較於對社會和環境影響的分析,台灣企業對議題的財務影響評估多為定性描述,缺乏定量分析工具與參數標準。例如,如何準確量化氣候變遷對企業營運成本的影響,尚需深入研究與實務指導。

三、 中小企業參與度較低:雖然政策鼓勵所有上市櫃公司發布永續報告書,但中小企業普遍因資源有限,對重大性議題評估與非財務相關資訊揭露的參與度偏低,可能導致供應鏈的整體永續性受限。

為進一步提升台灣重大性議題評估的專業性與實務性,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建立符合台灣特性與需求的重大性議題評估框架:結合國內相關法規政策、全球永續發展趨勢,以及企業所屬產業的特性與核心競爭力,設計適合在地需求的評估工具。該框架應分別量化財務層面與社會、環境層面的影響,並依照產業特性提供具體參考指標。例如,對電子產業可運用碳成本模型來評估環境影響,而對服務業則可聚焦於人力資本的價值與影響進行深入分析。

二、強化財務影響的定量分析能力:建議企業引入情境模擬與量化分析工具,並參考國際標準(如TCFD與ISSB),設立明確的財務影響評估標準。例如,將特定比例的淨利潤變動作為重大性判斷依據,結合專家建議,進行動態評估與定期更新。

三、推動中小企業參與重大性分析:政府與相關機構可透過補助計劃與技術支援,協助企業建立基礎的重大性議題識別能力。同時,推動產業鏈上游與下游企業的協同合作,共同揭露關鍵永續議題,提升整體供應鏈的透明性與韌性。

四、提供分層次的揭露要求:對於不同規模與發展階段的企業,可採用分層次的揭露標準。例如,大型企業需進行全面性分析,而中小型企業可聚焦少數具代表性的議題,以降低合規成本並逐步提升分析能力。

黃采彤 Melody 璞益永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