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AI、區塊鏈等韓國新技術借監管沙盒展翅高飛

科學技術部召開第40次新技術與服務審議會,指定七項規範特例

AI監控數據應用、區塊鏈強化公證,提升公共安全與交易效率

文:金藝智

人工智慧(AI)、區塊鏈、醫療保健等多項新興技術正透過監管沙盒逐步實現。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於上月28日召開第40次審議會,並將「智能CCTV升級服務」等七項技術指定為規範特例。這一舉措讓韓國企業有機會向市場展示過去因監管限制而難以落地的創新技術與服務。

韓國新技術市場迎來突破,AI應用領域擴展

此次獲選的技術中,AI領域最受矚目。Cudo Communication獲得了使用地方政府CCTV影像進行AI學習的試驗特例。過去,由於個資保護法規,AI在公共安全領域的應用受到限制,但透過監管沙盒,企業如今得以利用數據訓練AI系統,預計將顯著提升智能監控系統的準確性與效率。

韓國企業計劃在嚴格遵守個資保護規範的前提下,將數據應用於AI學習,並進一步整合至地方政府管理系統,以提升公共安全與管理效率。透過這些創新技術,社區居民將能享有更安全的居住環境。一名業界人士表示:「AI在真實環境中學習時,精準度將大幅提升,這次機會可望打造更智慧、更安全的城市管理體系。」

區塊鏈公證技術獲批,交易安全與效率提升

區塊鏈技術也被批准為試驗特例。AtoZ System獲得允許,透過區塊鏈技術推動電子公證,取代傳統紙本公證。此技術預計將簡化公證流程,並大幅提高交易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一名法務業界人士表示:「基於區塊鏈的電子公證將有效提升效率,同時降低時間與成本。」

韓國政府的監管沙盒制度為企業提供了試驗與驗證創新技術的關鍵機會。此次獲選的企業透過試驗特例證明了技術的可行性,進一步提高了商業化的可能性。例如,RebuildX的電子表決系統被指定為試驗特例,允許用電子方式處理城市重建項目總會的投票。此系統相比傳統投票方式大幅提升效率,讓選民不受時間與地點限制即可行使表決權。

期待與隱憂並存,監管改革需持續推進

儘管監管沙盒為新技術的發展帶來助力,但部分專家指出,應用過程中仍需審慎考量消費者權益及傳統產業可能面臨的衝擊。例如,AI學習CCTV影像可能涉及個資,如人臉辨識與行為模式分析,因此個資保護將成為重要課題。對此,韓國政府表示將採用數據匿名化技術,以優先確保個人隱私。

此外,專家強調,監管沙盒不應只是短期試驗,而應作為長期監管改革的基石。產業界認為,應儘快修改法規,讓透過監管沙盒驗證的技術能正式獲得法規認可並投入商用。一名IT業界人士指出:「監管沙盒是新技術進入市場的重要渠道,隨著技術發展速度加快,監管與技術之間的落差將越來越大,因此政府與企業應密切合作,推動持續性的監管改革。」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