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醫師,是站在生命門檻上的人。他們既是新生命的迎接者,也是病痛與死亡的見證者。每天穿梭在診間與產房,他們承擔著他人生命中的關鍵時刻。而如今,這些醫者自己的生命故事,也終於被細膩記錄了下來。
由羽漾生活出版、宋永魁醫師策劃撰寫的《婦產科醫師生命之光(上)》,是一部溫柔而堅定的人物紀實,全書收錄24位婦產科醫師的生命歷程,橫跨婦科、產科、人工生殖等三大領域。這些故事不是醫學報告,也不是成就年表,而是一段段醫者面對生命、技術與社會期待的真誠告白。

不同類型醫師的多采多姿
讀者在書中會遇見不同類型的醫師:劉宗元醫師一肩扛起推廣腹腔鏡手術的重任,從被質疑到被尊敬,只因他相信「讓病人少一刀」就是最大的仁心;如張簡展照醫師白天看診、晚上解籤,將命理與醫理結合,用詩意的方式安撫病人的不安;郭宗正醫師利用水彩作畫,在色彩的流動中舒解醫療工作的沉重,活出專業之外的藝術人生。
推薦序由中山醫院董事長陳福民撰寫,特別回顧台灣婦產科從日治時期至今的三階段發展史。他指出:「從拓荒、轉型到創新,醫師們不只是醫術的繼承者,更是文化的建構者。」

宋永魁醫師一手策劃撰寫
作者宋永魁醫師不僅是本書的策劃者,也是一位從醫超過40年的婦產科名醫。他曾任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創建生殖醫學中心,並成功實施台灣第一例試管嬰兒手術。除醫療外,他也是藝術攝影家與佛法實修者。他在書中自序寫道:「醫師不是只懂醫理與解剖,我們也會懷疑、會脆弱、會感動。正是這些經歷,讓我們更加貼近病人。」
本書打破傳統醫師形象的刻板印象,讓讀者看見醫師的「多重身分」。在這些故事裡,醫師不是高高在上的專家,而是與我們一樣面對生活難題的平凡人。他們曾在夜深人靜時懷疑自己,也曾在手術成功那一刻熱淚盈眶;他們在治療病人之餘,也在療癒自己。
關於責任與信仰的深度對話
《婦產科醫師生命之光》不僅是一部醫療群像的紀錄,更是一場關於人性、責任與信仰的深度對話。它讓我們重新認識「醫師」這個職業,也提醒我們——在科技愈來愈冰冷的時代,真正溫暖人心的,是那雙始終願意陪伴的手,是那份即使疲憊依然不放棄的初心。
羽漾生活創辦人林雪馚表示,這本書不是只寫給醫學生或醫界同仁,更適合每一位關心醫療、關注生命價值的讀者閱讀。「當我們翻閱這些故事時,也是在重新理解:什麼是真正的照顧?什麼是值得守護的信念?」
從醫術出發,最終走進人情。《婦產科醫師生命之光》證明了每一位醫者,都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