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振麟

美加大火以及俄烏停火 可望帶動重建題材
二○二五年全球鋼鐵產業出現新的變化,最主要原因是來自於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先對準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歐洲國家課徵高關稅,然而這三個地區卻也都是台灣鋼鐵的外銷主力市場,全球貿易產生新的變化,深深影響到今年的鋼鐵價位走勢。如今市場也預估,後續來自於「美國加州大火」以及「俄烏戰後停火」的龐大重建計畫,將可望帶動鋼鐵產業鏈的消費需求。
在面對全球經貿產業與地緣政治新變化,「世界鋼鐵協會」預測二○二五年的全球鋼鐵材料需求,將會比二○二四年增加許多,不僅出現戰爭停火可能性,市場利多訊息也逐一浮現。尤其是商人背景出身的美國總統川普,深知戰爭對於市場經濟發展的衝擊性影響,一定會想辦法來解決戰爭問題,因此戰後的「重建工程」對鋼鐵產業鏈的基本需求,將可望慢慢地恢復起來。
在面對全球地緣政治與經貿環境的新變化,台灣鋼鐵產業勢必要更具有「彈性」的思維理念與經營模式調整、以提升產品品質的穩定性,還要更進一步投資研發創新、並改善接單速度,竭盡所能降本,以強化公司營運體質韌性,才能面對未來局勢挑戰。然而最大的利空消息就是,中國大陸在內需市場低迷下,迄今還看不到復甦跡象,勢必走向傾銷出口,擾亂國際鋼市秩序與價位,影響正規的產業發展。

台灣鋼鐵產業應多元彈性迎接挑戰
川普的新關稅政策可能加劇通膨壓力,在面對美國保護主義下,台灣不可再如以往般依賴「單一市場」,而必須採取「多元化」途徑,同時,台灣製造業在面對全球政經局勢變化時,更要有「靈活應用」的策略調整,即使是川普政策,對於台灣鋼鐵產業的直接衝擊層面較小,但是當關稅政策發展成為全面性的「關稅壁壘」時,對於全球供應鏈與投資市場都將出現負面影響,勢必要密切觀察。
二○二五年全球鋼鐵市場,在戰爭趨向平息以及各國經濟體,逐漸朝向穩定復甦發展方向而行,其中「烏克蘭」與「洛杉磯」的災後重建,均可望帶動全球鋼材消費量增加,進而推動國際「鐵礦砂」價格上揚,有望推動國際鋼價回穩,對於鋼鐵產業呈現正面效應。然而市場仍有部分「利空因素」存在,如來自美國總統川普的經貿政策走向,以及中國大陸在產能過剩下的低價傾銷,都是需要密切觀察的負面因素。
川普新經濟政策 台灣產業可望樂觀看待
川普上任後,致力消弭戰爭,俄烏戰爭、中東加薩停火協議,都有機會生效,除了戰後重建能帶動市場需求外,加上美國對於油源的積極投資開發,皆可望引導能源價格降低,減少鋼鐵生產成本,進而促使通膨降溫,刺激鋼材價格回升與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川普宣示撤銷電動車補助,恢復傳統汽車產業,以回歸市場機制,其主要的對象是針對中國大陸的電動車反制,將可望帶動傳統汽車鋼料的穩定成長。

鋼鐵製造業者,相當關注川普對於墨、加兩國的高關稅影響,因為有許多的鋼鐵製品,是經過這兩國加工組裝後再銷往美國,包含汽車業在內的特殊產業鏈。雖然川普對於中國大陸產品提高關稅,讓台灣製造產業有機會獲得轉單效應,但是中國大陸商品是否因此以傾銷方式轉移至其他國家,影響市場秩序,仍有待觀察。
然而鋼市回溫,跟「中美政策」及市場「消費景氣」脫離不了關係,然而看好鋼材價格以及未來的重建消費預期,目前鋼市已經在緩慢佈局中,鋼鐵業界也緊跟全球變化機動調整。川普上任對於鋼鐵業者,帶來的負面以及利多消息各半,長期以來,台灣鋼鐵製造業者的全球布局成熟穩健,將有能力因應現今市場的變化挑戰。
展望二○二五年,地緣政治風險逐漸降溫,能源成本壓力減輕,製造業投資逐漸回溫,「淨零碳排」與「AI應用」科技產業等消費需求持續增加。唯獨「烏俄戰爭」以及「中東」地緣政治的風險尚不明確。未來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政策也將要執行,全球在面對淨零碳排規範下,鋼鐵製造業的成本影響有待觀察,台灣的鋼鐵產業在面對二○二五年的全球市場需求即將來臨之際,將可望早日恢復成長。
相關文章連結:台灣鋼鐵產業的發展與因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