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s

國防自主推升軍工產業鏈

文 / 空軍司令部中校軍官 姜亮印

軍工產業鏈的組成是由政府、國防部門、科研機構、民間製造商、各方學者所組成的一個綜合性群體,美國在該產業發展是個最成功的典型案例,回顧1946年,總統艾森豪尚服務於軍旅時(時任陸軍參謀長)大力推展強化軍事與研究機構應緊密結合的軍工政策,用以強化國防,並將此重責大任委給該領域的専家,提升並擴張部隊及國家安全系統,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工業已獨步全球,透過軍需裝備的研製,帶來不小的收益,也為往後的發展奠下基礎,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軍火供需失衡,需求量激增下,促使軍工產業成長更為快速,雖然此案例猶如暗喻透過戰事來構築整個擘畫,實則並不然,畢竟沒有烽火連天、砲火的洗禮,和平共榮共存亦不會憑空掉下,背後仍需要有各式軍武來制衡支撐,俗云:「寧可百年無戰事,不可一日無戰備。」戰備的重要不容忽視,而要能穩定的遂行,須結合適切的裝備,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隨著戰略思維的改變,首戰即決戰的概念確立,第一線接戰任務自然的落在空軍健兒肩上,目前負責台灣空防任務的主力戰機,除了IDF型機為國產自研自製外,其餘M-2000、F-16 Block20及未來即將返抵國門的F-16 Block70型機種,均是透過軍售管道籌獲;台灣軍工產業的航空發展史要追朔到民國1980年初期,在故總統蔣經國先生的命令下,由美政府技轉協助台灣執行自製防禦戰機(Indigenous Defense Fighter)研發工作,目的為銜接汰換逐年老舊的戰機,1989年5月28日首飛成功,1994年第一架量產機問世,並為紀念蔣故總統對航空發展的先知卓見,命名為「經國號」,而後更經歷翔展計畫性系統提升,讓該型戰機足以勝任衛戍領空的重責大任,戰機研發期間,擔任飛測任務的最大功臣吳康明將軍謙虛表示:「過程困難艱辛,盡歸功於許多無名英雄的貢獻,更仰賴政府部門、空軍的支持,才有今天璀璨的成果。」台灣航空國防工業自此寫下不朽的篇章。

自IDF研製已來又過了幾十個年頭,直到2017年終於再由國防部、中科院及漢翔公司再次攜手簽署「新式高級教練機」的合作計畫,遂行國機國造政策,除了國防自主可以有效讓各協力部門向上發展推升外,提升後勤修護補保能量也是另一個努力方向,現況空軍主戰裝備美製系統超過半數,雖常態有著計修備料、按部就班的踏實作為,但非計畫性修護工作所需的零件材料將衍伸各種籌補不及的窘況,如再逢天災人禍(新冠疫情、海運堵塞等),影響戰備甚鉅,令人無法想像,日前F-16維修中心正式成立,超過百項的系統零件可在地維修,恰恰緩解了燃眉之急,亦是一個新的里程碑,軍工發展、國防自主,從來都不是一蹴可幾,只能持續邁出步伐,才能延續國防戰力,強化國家韌性。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