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懷孕的小茜,產檢時發現胎兒唇部有陰影,轉介至胎兒醫學專家後,經超音波確診為單側的唇裂、牙槽裂、和顎裂。在排除其他畸型、通過遺傳診斷,也經過專長顱顏畸型的整型外科醫師諮詢並擬好產後的治療計劃後,和先生共同決定生下胎兒「土豆」。
胎兒唇顎裂發生率大約七百分之一,加上少子化和醫護人力不足,很多新進的醫護人員都沒有照顧唇顎裂新生兒的經驗。原本產檢的婦產科診所建議小茜轉到醫學中心生產,而已簽約的坐月子中心也坦言不會照顧唇顎裂新生兒,請她考慮解約,想到醫護人員都不會照顧「土豆」了,那她要怎麼照顧呢?她跟先生便開始擔心,生下「土豆」的這個決定,到底是對?還是不對?
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理事長張東曜醫師表示,其實這些煩惱,可以透過讓唇顎裂專家於小茜生產後,立即到院訪視或遠距會診或教育訓練等方式來解決。換言之,只要建立好醫護系統的連繫與協助系統,小茜就可以安心在原本產檢的婦產科診所生產,也能夠在原簽約的坐月子中心好好坐月子。
鑑於目前各醫療院所處理類似情況的政策不一,也沒有一套完整的標準作業流程,因此,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決定建立「胎兒唇顎裂生產友善機構」名單,有效解決懷有唇顎裂胎兒孕婦不知如何選擇的問題,也減少之前常常要透過私人請託才能跨院訪視和衛教的麻煩。張東曜理事長呼籲並歡迎各醫療院所在接到邀請加入友善機構名單的公文時,能夠熱烈響應,一起來關心唇顎裂胎兒。
由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發起的「拯救胎兒計劃」,邀請馬偕婦產部陳持平醫師擔任召集人,其中胎兒唇顎裂小組由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顱顏中心主任陳國鼎醫師主持。這些年來,陳國鼎醫師與胎兒醫學振興學會合作,無私為唇顎裂胎兒的生命權與被照顧權四處奔走,只要產婦有需要,他都會在胎兒出生後不久甚至當天辦理到院訪視,親自指導照顧唇顎裂新生兒的技巧。
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官網http://www.tif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