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建維
疫後振興條例正式通過上路,民眾收到的第一份大禮無疑是全民普發六千元的現金,但共計3,800億的疫後振興預算,除了全民普發現金的1,417億元、挹注台電及勞健保的1,000億元之外,尚有1,383億元用來強化經濟及社會韌性。其中由經濟部主辦的辦理中小型事業貸款融資保證與利息補貼有145億元、輔導製造業低碳化與智慧化研發補助110億元,可說是實質預算利用的重要部會!
經濟部編列的145億辦理中小企業貸款融資保證及諮詢輔導,主旨著重在「疫後振興」及「轉型發展」。疫後振興的部分還是在協助疫後時期營運困難、停業再出發之中小型事業度過難關;轉型發展的部分,則以額度1,000萬、目標輔導3萬家企業申請來推動共計3千億元的融資。
協助企業轉型升級的部分是以低碳化、智慧化為主,並以一、提供業者諮詢、診斷或輔導服務,包含碳盤查、減碳診斷、智慧化診斷等報告;二、低碳化升級轉型補助,以上下游供應鏈整體思維加強協助中小型製造業廠商升級轉型;三、透過開設智慧化、低碳化等趨勢型課程人員培訓再充電,以提升在職員工之專業能力。
上述經濟部預算編列,重點在於企業智慧化升級轉型,也走進縣市進行說明輔導,如連江縣的場次就預計在5月29號於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及遊客中心舉行說明會,政府有此美意,問題是,馬祖需要嗎?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統計,連江縣不管是中小企業家數、產值數都因為人口關係而居各縣市之末。進一步解讀相關資料,馬祖的產業多以餐食、旅遊觀光相關產業為主,比例甚高,也讓人好奇,馬祖的產業要升級轉型什麼?
馬祖需要的是什麼?翻開疫後振興預算,交通部尚有編列53億元推動加速擴大吸引國際觀光客,難道這不是當地需要的嗎?政府編列預算照顧民眾本是美意,但預算是否有花在刀口?是否符合地方需要?除了中央應該做功課外,地方政府更應提出建議,符合在地需求,才能真正照顧縣民福利!